戴昕
內容簡介
 

主持人

章程 │浙江大學光華法學院副教授

主講人

蘇永欽 │政治大學兼任講座教授

與談人

張永健 │美國康乃爾大學法學院講座教授

戴昕 │北京大學法學院副院長、長聘副教授

面對人工智慧可能帶來的衝擊,法教義學研究可能要跳出規範去擁抱更多規範外的複雜性與不確定性,也就是在現今技術時代可以在法學研究的外部視角上投入多一點時間和人力。第一是經驗研究,實踐經驗是目前人工智慧尚未掌握的資料,尤其第一手的經驗資料特別依靠人工的參與式觀察、實地調查訪談或者面對面的問卷,這是人工智慧暫時不能取代的,且人工智慧的強大分析能力的發揮其實是以這些一手資料為基礎。第二是將來的研究應更強調批判性與想像力,真正的想像力是用於應對真正的困難問題,此類問題系基於給定的規範和邏輯方法亦無法得出的結論,如此方具有研究價值。因此,相比傳統面對確定性及客觀性是有限,是抱以盡研究者所能以提高確定性和客觀性,當今研究應更擁抱不確定性,有意識地追求去做人工智慧做不了的事情。

人工智慧(AI)與法律研討會從美國最近提告之AI訴訟─談ChatGPT等AIGC所衍生之法律議題AI與智慧金融、區塊鏈AI、自駕車與機器人

完整講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