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加入會員  | 購物車 |  購書服務 |  會員專區 |  會員Q&A |  書店公告 |  教師資源 |    sitemap 

元照

高級檢索

新書閱讀

研討會新訊

 看更多2024年月旦釋讀
發佈日期:2024/01/09
◎本篇完整內容刊登於:裁判時報第138期(2023.12)

吳燦/數罪併罰定執行刑之基準日
本文探討實務上刑事定執行刑之複雜問題,即定執行刑之基準與如何判定判決確定日,本文詳加論說,並認為所謂裁判確定「前」,並不包括判決確定日之犯罪。

吳信華/基本權利之競合及其合憲性審查的判斷──以釋字第806號解釋為說明
本文對於釋字第806號解釋進行評析,該解釋審查「職業自由」與「藝術表現自由」,惟吳信華老師認為本件應審查者為「藝術自由」,非職業自由與藝術表現自由。


陳榮傳/普通抵押權的分割與效力──最高法院110年度台上字第2092號民事判決及歷審裁判評析
本文針對實務上一則案例事實極為複雜之案例為分析,該案的歷審判決認為抵押債權分割或讓與一部時,普通抵押權隨之分割;惟陳榮傳教授認為民法第869條第1項有所謂「不可分性」之規定,抵押權擔保之抵押債權雖分割,分割後之各債權人,得就分割所得之部分債權,行使全部抵押權。

陳重陽/遺體之性質與處理:從單純之「物」到「具有人格性之物」──評析最高法院109年度台上字第2627號判決
最高法院109年度台上字第2627號判決將「遺體」認為是「具有人格性之物」。原先對於「遺體」之定性係:單純的物,本判決參酌憲法人性尊嚴等概念往前邁進,陳重陽老師即為文探討:遺體為物,會否貶抑人性尊嚴此一問題。

劉明生/公害事件責任成立因果關係舉證減輕爭議問題之探討——評最高法院110年台上字第50號民事判決
劉明生老師在月旦法學雜誌,曾考量憲法法理、實體法與程序法實質理由、法學方法論後,提出其所為「民事訴訟舉證責任分配與舉證減輕」之三大階層與十二小階層,為舉證責任之細膩思考。本文則是以其所提出之理論,檢驗並評析最高法院110年台上字第50號民事判決,使理論與實務對話,具備參考價值。

王乃彥/論妨害公務罪的強暴概念──最高法院111年度台上字第4247號判決
本文對於最高法院111年度台上字第4247號判決認為「起立坐下」之動作即構成妨礙公務罪之強暴,略有微詞。本文認為「強暴」一詞須置於不同法規脈絡下加以判斷,遂由此切入,論述妨礙公務罪之「強暴」應如何認定。

邵慶平/異議股東的股份交存與股東資格──智慧財產及商業法院民事判決111年度商訴字第13號評析
股東是否因行使異議股東股份收買請求權而喪失股東身分,值得研析。邵慶平老師認為,此一股份收買請求權之行使,不應影響股東之撤銷訴權;至於企業併購法第12條「交存」未有移轉股份之效力,僅係確保交易進行而為之程序規範。

張明偉/有價證券之核定與限制(下)
本文說明、介紹有價證券之相關概念,比較民法、刑法、管制外匯條例、證券交易法等,構築出我國有價證券之圖像,並對於有價證券之核定,從公法學角度切入,論述其應當遵循之原理原則。

林俊言/貪污共犯化整為零致個人收賄低於5萬元,得否減輕其刑
林俊言檢察官針對貪污治罪條例第12條之規定,是否及於共同所得或所圖得財物或不正利益在五萬元以上,然個人實際所得在五萬元以下之情形進行討論。其認為此種情形仍不得減輕其刑,理由概以:共同收獲就其等實現之全部結果,應共同承擔全部刑事責任;貪污治罪條例第12條是一般減刑事由,非個人減刑事由等。

張梓弦/不作為犯的認定路徑
張梓弦從日本之「夏克提治療案」切入,探究「不作為犯」處罰之正當性基礎,其爬梳日本相關裁判見解,並對於排他性支配說提出若干反思。其認為判斷之重點仍然在於義務賦課之正當性。

◎本篇完整內容刊登於:裁判時報第138期(2023.12)


 看更多2024年月旦釋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