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發佈日期:2024/12/08 |
當證券交易法遇上迷因股
摘要
X公司為一家專營電子遊戲及消費性電子產品的上市公司。由於近年來X公司之業績表現差強人意,營收連年下滑,遂遭多數機構投資人看空未來股價。甲為兼具散戶投資人身分的金融網紅,藉由其在網路社群媒體的影響力,以X公司是一般大眾童年的美好回憶,且未來有望成為遊戲產業的霸主,並宣稱其股價之所以低迷,主要歸咎於機構投資人看空所致。因此,號召網民購買X公司股票以教訓看空的金融禿鷹。甲之主張引起散戶投資人的共鳴,因而爭相購買X公司股票,使得X公司之股價從原本每股不到10元,上漲至每股接近100元的價格。試問:甲之行為是否違反證券交易法之規定?
本文目次
壹、爭點
貳、解析 本文試讀
壹、爭點
甲藉由其網路社群媒體之影響力,號召網民購買X公司股票之行為是否構成證券交易法之操縱行為或證券詐欺?
貳、解析
一、迷因股與金融網紅
所謂「迷因股」(meme stocks)係指在社群媒體上被廣泛討論的股票,其股價變動通常與公司的基本面表現無關,而是受到散戶投資人情緒與市場炒作的影響。迷因股最知名的案例即是2021年的GameStop事件,GameStop公司為一家美國電玩零售商,該公司所販售之電子遊戲曾受美國青少年和遊戲玩家所喜愛。隨著網際網路的發達,GameStop公司仍專注於販售實體電子遊戲,因而逐漸被以網路遊戲為業的競爭對手所取代,使得其業績每況愈下。再加上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被迫關閉零售店面,導致該公司的股價下跌,許多機構投資人亦看空該公司股票。然而,金融網紅(Finfluencer)Keith Gill藉由其在網路社群媒體的影響力,宣稱GameStop公司股價之所以低迷,主要歸咎於看空的機構投資人所致。GameStop公司未來有望成為遊戲產業的霸主,其股價被嚴重低估,並號召網民大量購買GameStop公司股票以教訓看空的金融禿鷹,將該公司股價從原本每股不到4美元,拉抬至每股485美元左右。GameStop公司股價的驚人飆漲,與公司的基本面表現無關,主要係因投資人受情緒影響而為非理性的投資判斷。此一事件後,迷因股現象逐漸受到各界的高度關注。
在網路社群媒體發達的時代,社群媒體成為一般人聯繫、互動的平台,亦造就了不少在社群媒體上擁有高人氣的金融網紅。此等金融網紅常藉由在社群媒體上發布貼文或影片,進行宣傳或推薦特定有價證券,以影響他人投資決策。雖然金融網紅利用社群媒體平台分享儲蓄與投資建議,或可提供投資人(特別是年輕的投資人)相關的投資常識,扮演普及金融常識的推動者,對於民眾金融知識水平之提升,具有正面意義。但無可否認,亦存在不少不肖金融網紅,濫用其社群媒體意見領袖的地位,透過社群媒體與粉絲互動、發表或交換意見,鼓勵其粉絲購買特定股票,拉抬特定公司股價後逢高出脫之情事。因此,金融網紅在證券市場上應如何監管之問題,值得吾人重視。 二、證交法對於證券市場操縱行為之規範
由於有價證券之價格係依市場供需決定,有心人士若以人為的方式,影響有價證券之價格,將會導致市場價格機制遭受破壞,證券價格無法反映其真實價值,並損害投資人的利益。因此,證交法第155條禁止證券市場之操縱行為。按證交法第155條第1項規定:「對於在證券交易所上市之有價證券,不得有下列各款之行為:一、在集中交易市場委託買賣或申報買賣,業經成交而不履行交割,足以影響市場秩序。二、(刪除)。三、意圖抬高或壓低集中交易市場某種有價證券之交易價格,與他人通謀,以約定價格於自己出售,或購買有價證券時,使約定人同時為購買或出售之相對行為。四、意圖抬高或壓低集中交易市場某種有價證券之交易價格,自行或以他人名義,對該有價證券,連續以高價買入或以低價賣出,而有影響市場價格或市場秩序之虞。五、意圖造成集中交易市場某種有價證券交易活絡之表象,自行或以他人名義,連續委託買賣或申報買賣而相對成交。六、意圖影響集中交易市場有價證券交易價格,而散布流言或不實資料。七、直接或間接從事其他影響集中交易市場有價證券交易價格之操縱行為。」
(本文未完) 著作推薦影音推薦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