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ggle navigation
註冊
登入
電子期刊
月旦醫事法網
月旦醫事法網
醫法新知
醫事新知
醫事綜探
醫法品評
學協會新訊
法規命令動態
醫法判解
醫法裁判
判決快遞
全球裁判案例
閱讀判決
影音直播
研討會
專題企劃
免費/試聽
會員專屬影音
圖書/雜誌
雜誌
醫事法書訊
論著
教學資源
博碩士論文
培訓
證照
公職
升學
繼續教育
電子期刊
註冊
登入
月旦醫事法粉絲團
Home
醫法新知
醫事新知
醫法新論
A+
A-
醫法新論
文章發表:2022/02/21
網際醫病關係之崩解 (三)(全球瞭望)
在網路環境中,各式各樣的個人及法人都表現出準備發表有關醫生行為和執業勝任能力的誹謗性材料。在一些有問題的場合,病人對來自醫生的結果與醫生其他形式的互動感到失望,病人衝動地在網路上發洩,並提出與事實關係不大的指控,但卻蓄意傷害和羞辱醫生。
文章發表:2022/02/14
網際醫病關係之崩解 (二)(全球瞭望)
醫療服務也具有商業性質的面向,雖然醫學是一門藝術,在提供治癒的過程中帶有利他主義,但在提供服務時不可避免地涉及金錢利益。醫療服務不只關從業者是否受到尊敬的專業聲譽,也與生計相關,都可能會被網路上公布的誹謗和虛假資訊所破壞甚至摧毀。惡意的病人或其他試圖破壞醫療人員聲譽者總是有可能造
文章發表:2022/02/07
網際醫病關係之崩解(一)(全球瞭望)
Google曾被描述為健康、性和政治的數位三位一體,網路和Google上最常見的搜尋是健康或情色相關的題材。2019年,在Google上每14次搜尋中就有一次與健康問題有關,每分鐘有7萬次這樣的搜尋,然而,可能有一些特殊的因素促使人們造訪線上健康網站。以2019年發表的一項美國研
文章發表:2022/01/24
意思能力之探討──以法院判決為探討中心(醫法新論)
依據民法第14條第1項規定:「對於因精神障礙或其他心智缺陷,致不能為意思表示或受意思表示,或不能辨識其意思表示之效果者,法院得因本人、配偶、四親等內之親屬、最近一年有同居事實之其他親屬、檢察官、主管機關或社會福利機構之聲請,為監護之宣告。」所稱精神障礙或其他心智缺陷,應是指欠缺意
文章發表:2022/01/17
AI衍生醫療糾紛之民事責任──以構成要件為中心(醫法新論)
1997年5月IBM Deep Blue打敗西洋棋王Garry kasparov,2016年Google alphago擊敗多數圍棋棋王,人工智慧(artificialintelligence, AI)開始引起世人矚目,隨著AI之高速發展,AI與基因工程、奈米科學共同被稱為21世
Prev <
15
16
17
18
19
20
21
> Next
熱門文章
醫事新知
膝關節軟骨在成年後即失去修復及再生能力?
醫事綜探
減肥藥特殊成分確認致癌 台灣食藥署取消藥證
醫法品評
美國關於衛生立法的6種代表性觀點
全球裁判案例
接受牙醫之牙根尖囊腫手術後死亡,因病歷記載不實判院方有過失
閱讀判決
最高法院106年台上字第1059號判決評析
醫事法書訊
醫療訴訟判解評析─醫與法的交錯!
學協會訊息
藥害救濟基金會
台灣醫事法律學會
政治大學生醫倫理與醫事法律研究中心
東吳大學醫事法律研究中心
器官捐贈移植登錄中心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