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訴案例分享:額溫槍不准還是額溫不靠譜

文章發表:2019/09/27

马老师

案例一:患儿吴某,因在家自行测温38.7℃,于2018年1月5日夜间23:00到某医院急诊就诊。到医院后,分诊护士为患儿用非接触式红外体温计(额温枪)测得体温显示36.3℃,后患儿家属自行购买水银体温计测温显示39.6℃,因对测温不准确不满医患双方发生争议,患儿父母投诉到市民热线。

案例二:患者李某,女,75岁,因病到某医院住院治疗,入院第三天夜间,患者家属发现患者意识状态较差,呼之能应,但不能言语,值班医护人员看过患者后,测量生命体征如下:体温37℃(额温枪测量),心率132次/分,呼吸30次/分,血压113/64mmHg(患者既往血压在160/90mmHg左右)。因患者意识状态差,请神经内科会诊,会诊医师看过患者后,请护士用水银体温计复测腋温,显示体温40℃(两次测温时间相距20分钟)。患者家属以护士测温不准确影响病情判断为理由向院方投诉。

前述两例投诉的争议焦点均为非接触性红外线体温计所测量体温数据是否准确,最终经验证,确实与实际体温存在不小的差距,进而影响病情观察,引发医患纠纷。

体温属于重要的生命体征,通过观察体温的高低、演变规律,结合患者其他的临床表现,可以识别病情变化,观察治疗效果,为正确的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的临床数据。临床上常用腋窝、口腔、直肠等处温度来测试机体体温。常用的体温计有水银体温计、非接触式红外线体温计等,由于水银体温计易碎、对消毒隔离要求较高等原因,越来越多的非接触式红外线体温计应用于临床,减少了交叉感染的机会,也提高了护理工作的效率。但两种测温方式是否存在合理误差,该误差是否影响病情判断,对于高热或低温患者到底哪种测温方式能提供更准确的临床数据,这些问题一直困扰着护理人员,一旦遭遇涉及该类问题的投诉,处理起来比较棘手。

通过对前述两例纠纷的分析,提醒护理人员在工作中注意如下几点:

1、非接触式红外线体温计是通过测量额头的热辐射显示被测对象的体温,而额头皮肤暴露在外,容易受外界温度的影响,如案例一,患儿就诊时间是冬天的夜间,刚从室外到急诊科,室内外温差非常大,应该让患儿在室内停留一定时间后,待裸露的额头皮肤温度回升后再给予测温,以免影响数据的真实性。

2、案例二中的患者病情变化时已经处于休克失代偿期,出现意识障碍、心率快、血压下降、四肢湿冷,这个时候患者的额温不能反映其真实的体温数据,不能再用非接触式红外线体温计进行测量。该案例也考验了医务人员对患者病情的综合判断能力。

3、病情观察是临床工作的重要内容,任何一种病情变化都不可能是孤立的某种表现,必然应该是综合的表现,各种数据相互印证,共同指向一种或几种判断。当数据之间出现难以解释的矛盾时,应当有修正的能力,医护合作也包括相互指出问题,确实难以解释的,要请示上级医师或报告护士长。

综上,传统使用的水银体温计测温准确,仍建议临床使用,非接触式红外线体温计是否存在测温不准确的问题还需要更多数据验证,少数样本不能说明问题,且该测温方式确实具有水银体温计所没有的优点,也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减少了院内感染发生的风险,但基于额头体表温度易受外界温度影响、危重患者体表温度分布不均匀等因素的影响,建议临床使用时应考虑患者具体情况。


本文所引用案例为真实案例,为保护当事人隐私,相关信息已隐去。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本公众号。

公众号专用信箱:malaoshihuayifa@163.com



马老师

  • 医患纠纷处理一线的医院管理人员,工作经历包括临床护理、护理管理、医疗安全管理、护理学院法学课任课教师、律师,对于医院安全管理既有实战经验,又有理论水平。


月旦系列雜誌

月旦知識庫

月旦品評家



數位整合服務
產品服務
讀者服務專線:+886-2-23756688   傳真:+886-2-23318496   地址:臺北市館前路28號7樓

Copyright © 元照出版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禁止轉貼節錄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