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篇名 |
台灣銀行業內部控制三道防線之探討【月旦時論】 | |
---|---|---|
英文篇名 |
Discussion Internal Control Mechanism of the Three Lines of Defense in Banking Industry | |
作者 | ||
閱讀核心 |
台灣銀行業接連爆發洗錢、詐貸等重大疏失案,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更將原僅係銀行風險管控原則的三道防線編製成實務工作手冊及納入金控及銀行內稽內控管理辦法中,以提升法律位階,顯見內部控制三道防線之重要性。本文則藉由探討台灣銀行業內部控制三道防線之建立,明確地釐清銀行業三道防線之權責範圍,以利其內部各單位了解其各自在整體風險及控制架構所扮演之角色功能,加強風險管理及內部控制工作的溝通協調。 | |
延伸學習 |
本文詳述我國甫於2016年6月30日訂定之「銀行內部控制三道防線實務守則」之相關內容,對照近期兆豐銀行遭美國Fed二度開罰、彰化銀行於中國東莞分行之主管收受回扣等缺失情形,不但彰顯其實務重要性,在現今「金融控股公司及銀行業內部控制及稽核制度實施辦法」之要求下,更是會計師辦理銀行業查核簽證之重要參據。 | |
關鍵詞 | ||
刊名 | ||
期數 | ||
起訖頁 |
049-055 | |
出版單位 | ||
DOI | ||
QRCode |
| |
上一篇 | ||
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