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篇名 |
實質關係人交易查核缺失之懲戒案例分析【執業進修】 | |
---|---|---|
英文篇名 |
Analysis of Punishment Case for the Lack of Audit Quality of Related Party Transactions | |
作者 | ||
閱讀核心 |
實質關係人交易依法自應於財務報告中揭露,俾使用財報之投資大眾得藉以取得正確資訊。會計師於執行查核工作時,可能面臨受查公司為美化財務之目的,掩飾受查公司營收趨勢,找人頭成立境外公司供自己利用,刻意隱匿實質關係人交易之資訊。因未注意其交易對象是否為實質關係人,已成為查核財務報告常見缺失情形。會計師查核時應保持專業上之懷疑,設計之查核程序應足以辨認是否為關係人交易,以符合公報第67號§6之規定;如會計師執行查核簽證工作違反審計準則,即屬未盡其專業上之注意義務。本文乃藉由實務案例探討交易查核之相關法令及受懲戒原因。 | |
延伸學習 |
因關係人之關係及交易可能未揭露,故查核人員於規劃及執行查核工作時,應保持專業上之懷疑,依公報之規定辨認並評估與關係人之關係及與交易有關之重大不實表達風險,並設計查核程序以為因應。有關「實質關係人」於國際會計準則、證交法施行細則及公開發行銀行財務報告編製準則等相關金融法令均有不同定義,致實務上於實質關係人之認定常發生爭議。未來如何發展共同之認定標準及揭露規範,得再深入探究。 | |
關鍵詞 | ||
刊名 | ||
期數 | ||
起訖頁 |
078-086 | |
出版單位 | ||
DOI | ||
QRCode |
| |
上一篇 | ||
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