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ggle navigation
註冊
登入
電子期刊
月旦醫事法網
月旦醫事法網
醫法新知
醫事新知
醫事綜探
醫法品評
學協會新訊
法規命令動態
醫法判解
醫法裁判
判決快遞
全球裁判案例
閱讀判決
影音直播
研討會
專題企劃
免費/試聽
會員專屬影音
圖書/雜誌
雜誌
醫事法書訊
論著
教學資源
博碩士論文
培訓
證照
公職
升學
繼續教育
電子期刊
註冊
登入
月旦醫事法粉絲團
Home
醫法新知
醫事新知
醫法新論
A+
A-
醫法新論
文章發表:2023/08/14
臺灣醫師勞工健康服務法制研析—以日本法制為借鏡(醫法新論)
國際勞工組織(International Labour Organization, ILO)章程規定必須保護工人免於因工作導致生病和受傷的原則,然而,每年仍有278萬人因工作而死亡,經濟損失相當巨大,約占世界年度GDP的3.94%。ILO對此訂定職業安全與健康標準,第161號職業
文章發表:2023/08/07
從兒童權利公約談代理孕母之修法(醫法新論)
代理孕母之立法在臺灣已經辯論超過20年,其法制化於2020年5月因為立法院一讀通過人工生殖法之部分條文修訂,而再度引起關注。即便國內法規禁止代理孕母,依舊有子代因跨國代孕出生,對子代造成影響,2021年發生國人使用跨國代理孕母,在孩子出生後反悔的事件,對新生兒之影響甚大。
文章發表:2023/07/31
腫瘤臨床診斷中醫師注意標準之界定(醫法新論)
2017年至2021年,中國裁判文書網已錄入有關腫瘤診療的醫療損害糾紛多達5941件。涉及腫瘤診斷錯誤的1513件,占中國大陸有關腫瘤臨床診療醫療損害糾紛總量的22.2%,較前5年增長0.39倍。
文章發表:2023/07/24
檢傷分類之立法可能性—評釋德國聯邦憲法法院判決(醫法新論)
檢傷分類(triage)早期廣泛應用於戰地醫療,使醫官得以快速指認士兵受傷程度,使之在最短時間內得以重拾戰鬥能力並重回戰場。其目的在於盡可能地使最多人在醫療資源過載的情況下能夠存活下來,並盡可能地減少損害。
文章發表:2023/07/17
論信賴原則於醫療糾紛中的適用範圍——以放射線科為例(醫法新論)
早期醫療行為是一位醫師輔以少數醫療人員,為病患提供服務,例如內科醫師搭配護理師和藥師,複雜點如外科醫師外加麻醉科醫師、手術助理和護理師。主治醫師為病患制定醫療方針、全程參與診治過程,最後完成治療,就像船長為整艘船制定航行方向、指揮航行,帶領船隊順利到達目的地。
Prev <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 Next
熱門文章
醫事新知
世界上最寬鬆的安樂死法──比利時安樂死法(醫法新論)
醫事綜探
減肥藥特殊成分確認致癌 台灣食藥署取消藥證
醫法品評
《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系列講座之六醫事侵權賠償散論
全球裁判案例
「麻醉醫師在手術中投予患者過量麻醉劑導致死亡」之損害賠償事例(寰宇醫事裁判)
閱讀判決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106年度衛字第4號民事裁定評析
醫事法書訊
2016年全國精神健康指數調查報告
學協會訊息
藥害救濟基金會
台灣醫事法律學會
政治大學生醫倫理與醫事法律研究中心
東吳大學醫事法律研究中心
器官捐贈移植登錄中心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