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2023/01/30
患者C(當時2歲10個月)於2014年間於東京女子醫科大學附設醫院接受頸部淋巴管瘤注射硬化劑Picibanil(OK-432)治療,在ICU接受術後管理3天後因橫紋肌溶解症、高CK血症、心律不整、心功能不全、乳酸血症併發
2023/01/18
醫療行為具有高度風險與不確定性,在治療疾病的過程中,病人亦可能因諸多變數的介入,如病程進展、體質差異、醫療人員個人或系統因素等,而發生傷害或死亡等不良結果。
2023/01/09
2009年,原告因下腹不適而接受婦科(gynäkologisch)治療。經門診超音波檢查後, 發現子宮左側附件有囊腫(zystischer Adnexprozess),並在被告之婦科診所要進行手術以切除囊腫。
2022/12/07
敘事型調解(進階治療調解,narrative type mediation),由敘事心理治療開始,一方面發展至敘事醫療;另一方面發展敘事調解。與治療型調解相同,對於簡單案例,無深層情緒問題的紛爭,無須使用這類型調解。
2022/12/05
原告X於1997年間被告Y經營的醫院接受子宮肌瘤手術時,術中有以輸卵管通氣法確認兩側的輸卵管並未阻塞,惟醫師誤將紗布遺留在子宮直腸窩處;1年後X開始進行多次人工生殖療程。
2022/09/05
被告1986年2月在N醫院治療當下所發生性病時,自願接受HIV篩檢,其結果為陽性。本案事發於1986年6月初之當下時,主治醫師S即詳細告知AIDS的病程與影響,特別是異性/同性性行為中的必要保護措施;醫師更深入且苦口指示
2022/08/10
「調解」簡單的說是指中立第三人協助爭議雙方當事人,以達成相互同意之解決方法,不同的調解形式也就呈現許多不同的名詞,其不同之處主要在於調解的目的及過程。大類型的分法主要可分為問題解決型態與治療型態兩種:問題解決型態可再區分
2022/07/04
不只是防疫能力,科技及應用的限制也在此波疫情中被重新定位,衛生福利部也因此在2020年2月10日和2月19日分別發布函釋,表示居家隔離與檢疫者,得依醫師法第11條及通訊診察治療辦法的急迫情形進行診察、開給方劑,已邁出遠距
2022/05/27
自2020年初COVID-19大流行以來,全球已超過5億多人感染,死亡人數超過600萬,康復者中超過8,000萬人出現會持續有長期的症狀「長新冠」(long COVID)。最近一個月以來,Omicron病毒已在台灣造成爆
2022/05/18
本書「下世代醫療的法制新視野」展現科法所充沛之研究能量,蒐羅近期有關下世代醫療重要法制議題,如COVID-19對全球公衛治理、疫苗和藥品審查機制、專利權行使帶來的衝擊;生醫資料之利用與個人隱私的權衡;遠距醫療和再生醫療、


月旦品評家

月旦品評家



數位整合服務
產品服務
讀者服務專線:+886-2-23756688   傳真:+886-2-23318496   地址:臺北市館前路28號7樓

Copyright © 元照出版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禁止轉貼節錄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