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2023/07/17
早期醫療行為是一位醫師輔以少數醫療人員,為病患提供服務,例如內科醫師搭配護理師和藥師,複雜點如外科醫師外加麻醉科醫師、手術助理和護理師。主治醫師為病患制定醫療方針、全程參與診治過程,最後完成治療,就像船長為整艘船制定航行
2023/06/21
在醫療過失訴訟中,違反義務的標準是根據Bolam測試來衡量的:「若醫師之業務執行被一群熟悉該特定領域之負責的醫療人員認為是適當的」,則不構成過失。
2023/03/15
「司法精神醫學」作為精神醫學的次專科,長久以來在發展與服務上一直有所侷限,特別是常與狹義的司法精神醫學劃上等號的「精神鑑定」,更是被不少精神科醫師所推拒。雖然所有精神科醫師在接受住院醫師的4年訓練期間都必須接受司法精神鑑
2023/03/08
精神科醫師鑑定刑事責任能力時,主要需回答三個問題:一、被鑑定人是否有精神疾病?二、在被鑑定人被控告的犯罪行為之行為時,其精神狀態如何?三、被鑑定人被控告的犯罪行為之行為時之精神狀態如何受到其精神疾病的影響?(此等影響是否
2022/12/26
自從厚生勞動省於2001年規定「利用針頭將色素注入皮膚」屬於醫療行為,違者可依醫師法第31條判處3年監禁或最高100萬日圓的罰金,讓許多刺青師陸續遭到罰款。
2022/12/19
德國一對業已離婚但仍對其2005年出生之子有共同撫養權(Sorgerecht)的父母對於其子是否應接種新冠肺炎疫苗有所爭執。經原告即母親(Beschwerdeführerin)向醫師表示其不同意接種疫苗之後,該兒童之家庭
2022/12/05
原告X於1997年間被告Y經營的醫院接受子宮肌瘤手術時,術中有以輸卵管通氣法確認兩側的輸卵管並未阻塞,惟醫師誤將紗布遺留在子宮直腸窩處;1年後X開始進行多次人工生殖療程。
2022/10/19
對於醫病關係的看法在醫療環境上經歷了大約三個時期,從早期醫界前輩認為醫病關係是天經地義、理所當然的事,沒什麼好探討的,到慢慢大家覺得這個議題很有意思,至今幾乎是公認非常重要的議題。對應的是病人自主的提升與醫療爭議的升溫,
2022/10/12
筆者從事紛爭衝突解決之理論研究、教學與實務,一直被「專業自慢」這個名稱所描述的現象所惑。全世界的醫師更給人如此的印象,到底這是從何而來?如何改善?甚至如何避免產生?一直是筆者身為醫事人員持續深入思索的課題。
2022/09/05
被告1986年2月在N醫院治療當下所發生性病時,自願接受HIV篩檢,其結果為陽性。本案事發於1986年6月初之當下時,主治醫師S即詳細告知AIDS的病程與影響,特別是異性/同性性行為中的必要保護措施;醫師更深入且苦口指示


月旦品評家

月旦品評家



數位整合服務
產品服務
讀者服務專線:+886-2-23756688   傳真:+886-2-23318496   地址:臺北市館前路28號7樓

Copyright © 元照出版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禁止轉貼節錄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