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2022/05/30
從總體人數上來說,中醫遠勝西醫。作為中國本土流傳了幾千年的傳統醫學,民國時期中醫仍舊在人們日常治病就療的社會生活中扮演著重要角色。經證實,在1930年代,即使在上海這個全國最西化的城市,中醫人數也遠遠超過西醫,此時上海註
2022/05/23
在不可治癒的傷病末期或於臨終時是否要採取醫療措施來延緩生命持續,需要病人個人依據自己的意願作出謹慎的決定。在沒有能力表達意願時,其真實想法也希望能被他人知曉並獲得尊重,這即是病人自主在醫療中的具體體現。為了更完善地保護病
2022/05/16
「銅如鏡,可正衣冠;歷史如鏡,可知興衰;人如鏡,可知得失。」在醫病關係日趨緊張的現代,反思5000年來中國醫病相處之道越發必要。醫者如履薄冰,患者則舉步維艱,究竟哪些因素才是醫師和患者溝通之間的屏障,就讓我們通過探究古今
2022/05/09
近年來,隨著生活水準和科技發展不斷地提高,患者對醫療品質和服務的要求也不斷地提升,越來越多的患者希望在得到有效治療的同時,能夠享受更好的醫療服務。同時,患者對於疾病治療的期望值亦與日俱增,一旦未能達到預期的結果便會使患者
2022/04/25
談到《演員的自我修養》這本書,除表演科班出身之外,對於非專業的公眾,大家印象最深刻的應該是電影《喜劇之王》裡的小人物─尹天仇。在被人喝斥「連龍套都跑不好」的時候,他堅信「我是一個專業的演員」,每天看《演員的自我修養》,每
2022/04/18
自19世紀以來,由於Louis Pasteur、Robert Koch等人的努力,發現了一系列病原微生物,並找到了對付這些病原微生物的有效方法,使疾病的預防和治療發生了根本性的改變。他們在此基礎上提出了特異性病因學(sp
2022/04/11
長久以來,醫生以「視病如親」的心態懸壺濟世,而病人也常以「華陀再世」、「仁心仁術」的感恩心情回報,醫病關係極為融洽。然而,隨著中國市場經濟的發展,令人稱道的醫病關係已經日趨淡薄,更有甚者,醫病雙方反目成仇、對簿公堂。伴隨
2022/03/01
在不遠的將來,人工智慧有望對醫學實踐及醫療保健造成相當程度的影響。當具有充分證據以佐證其醫療用途的實例僅僅是屈指可數時,肆意炒作與博人眼球的聳動標題空前盛況地出現在人們的眼前,也越來越多相關著作以學術文章、醫療政策報告、
2022/02/14
醫療服務也具有商業性質的面向,雖然醫學是一門藝術,在提供治癒的過程中帶有利他主義,但在提供服務時不可避免地涉及金錢利益。醫療服務不只關從業者是否受到尊敬的專業聲譽,也與生計相關,都可能會被網路上公布的誹謗和虛假資訊所破壞
2022/01/10
不遵醫囑自動出院(against medical advice discharge,AAD),乃是病患或病患代理人(多為家屬)在醫師建議可離院前離開醫院。醫師在專業上認為病患尚需要繼續留院治療觀察處置,但病患或其家屬已無


月旦品評家

月旦品評家



數位整合服務
產品服務
讀者服務專線:+886-2-23756688   傳真:+886-2-23318496   地址:臺北市館前路28號7樓

Copyright © 元照出版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禁止轉貼節錄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