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政部所屬的五區國稅局,每年7月份都會編制一份國稅統計報告,建置在各地區國稅局的網站,這份國稅統計的資料,在稅收的統計資訊外,還是提供了那些重要的資訊呢?遺產稅是對個人死亡時所遺留的財產所課的稅,由遺產稅的課稅資料訊中透漏了什麼資訊呢?本文2020年7月份各地區國稅局所編制之2019年的遺產課稅資訊中,分析臺灣財富分配的情形。
依2019年各地區國稅局所提供的遺產稅稅源資訊,其中遺產稅源的部有有一項統計數據為「核定案件遺產總額」,表示被繼承人死亡時留下的財產總額經國稅局核定的數字,五區國稅局的核定金額如下表:

由上表可得知臺灣地區的遺產絶對金額,是有南北的差距,以108年度來說全臺灣地區的遺產總額約9,630億元,臺北市國稅局2,345億元約占24.35%,北區國稅局2,950億元約占30.63%,中區國稅局2,110億元約占21.9%,南區國稅局1,365億元約占14.17%,高雄市國稅局860億元約占8.9%。上表僅是個絶對金額,無法判斷每個轄區個人遺產金額的差異。而另一項統計數據則是,遺產稅申報件數,而一件遺產稅代表一個人死亡,其件數如下表:

若以核定遺產總額除以申報件數,可得出每件遺產稅申報案平均遺產總額如下表:

因遺產稅的申報是向被繼承人的戶籍所在地國稅局申報,因此可看出設籍在臺北市的每人平均遺產金額,一直以來都是是設籍在其他地區的兩倍以上,以108年度來看臺北市平均每人的遺產金額為1,268.6萬元,最少的是南區國稅局平均遺產金額為424萬元,這也印證了一般人所謂臺北有錢人多的印象。再從成長率來看,自102年起每年較前一年度的成長率如下表:

臺北國稅局的變動率較大正成長率最高達44.76%,負成長率最高也達19,12%。各年度中唯一無負成長的乃中區國稅局,似乎表示設籍中區國稅局的被繼承人,每人平均遺產金額一直呈現成長的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