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篇名 |
探討會計師報告義務──從審計準則公報第72號與第74號公報觀點出發【公報釋讀】 | |
---|---|---|
英文篇名 |
A Discussion on Responsibility of Auditors Report to Others: From SAS. 72 and SAS. 74 Respect | |
作者 | ||
閱讀核心 |
會計師保密義務所欲保護之法益與醫師及律師等專業並不同。本文認為,會計師保密義務與報告義務之權衡,應從所欲保護之法益角度加以評價。會計師負有保密義務而無法直接向權責機關檢舉或告發,違反者可能構成交付懲戒之事由。惟會計師與治理單位溝通事項中所選取決定之關鍵查核事項,亦包括於查核時評估重大不實表達風險(包含舞弊)等高度關注事項。兩者之義務如何取得平衡,得進一步探討。 | |
延伸學習 |
爾來爆發了許多起企業不法行為(如康友案、淘帝案等),社會大眾開始聲討會計師未盡公益責任,有負大眾囑託。執行查核工作時,會計師較有機會接觸公司機敏性資訊,因基於保密義務,是以當會計師發現公司疑似涉入非法行為或存有舞弊事件時,並無法直接向權責機關檢舉或告發,如何在會計師保密義務與報告義務(或稱通報義務、吹哨義務)間取得平衡,先進國家立法例有採單一立法規制(如英國、日本),或採分別立法模式(如美國)。我國則採公私部門分別立法模式,尚乏專法為原則性規範,刻正研議提出公私部門一體適用「揭弊者保護法」,惟仍處草案階段。 | |
關鍵詞 | ||
刊名 | ||
期數 | ||
起訖頁 |
080-091 | |
出版單位 | ||
DOI | ||
QRCode |
| |
上一篇 | ||
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