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2022/05/18
國訴訟改革中對於醫療不當(medical malpractice)這個議題的興趣一直是居高不下,其焦點主要是在程序上的探討。其歷史沿革進展有兩大階段:一是1970年代著重在侵權法改革,其次是1980年代則開始轉向訴訟外處
2022/05/11
在關懷醫事人員的努力過程中,發現造成醫事人員不安與壓力感最為重要與急迫而幾乎無法等待的兩個議題分別是「心力交瘁」與「奧客」(另文探討)。而關懷小組在原先醫療糾紛處理法草案設計,是針對發生醫療爭議的病人及家屬(病方),至於
2022/01/10
不遵醫囑自動出院(against medical advice discharge,AAD),乃是病患或病患代理人(多為家屬)在醫師建議可離院前離開醫院。醫師在專業上認為病患尚需要繼續留院治療觀察處置,但病患或其家屬已無
2021/09/22
本件為日本與漢生病有關(即痲瘋病)之「藤本事件」(或稱菊池事件,詳後述)的後續訴訟,且係在隔離療養所中設置特別法庭最受爭議的案件。
2021/07/16
訴訟外紛爭解決機制(alternative dispute resolution, ADR)主要發源於美國,為世界各國存在訴訟制度以外的各種糾紛解決方式或制度的總稱。相較傳統訴訟的冗長程序、費用等問題,普遍認為訴訟外紛爭
2021/07/05
本件原告為B型肝炎國賠集體訴訟案的受害者之一,在與被告(即日本政府)協調和解事宜時,被告主張原告的肝硬化僅為輕度程度,且從肝硬化的發病至提告已超過20年的除斥期間,從而擬以「有關特定B型肝炎病毒感染者給付金的支給等特別措
2021/05/28
臺灣藥害救濟制度係指在正當使用合法藥物卻因藥物不良反應發生嚴重疾病、障礙或死亡之情形,且無藥害救濟法第13條各款所列之排除情形者,可獲得金錢補償的制度。 藥害救濟法第13條第9款有關常見且可預期之藥物不良反應,不得申請
2021/03/12
西醫、中醫、牙醫三類醫師依其專業分工而有不同業務範圍。在中醫方面,自大法官釋字第404號解釋公布後,中醫師只得以傳統方法行醫,而不得使用西藥製劑,已為中醫界長期所遵行之規範;然基於病患之醫療需要,中醫師是否得使用西醫之檢
2021/02/03
長期照顧服務法從立法、修法到公布實施已邁入長照2.0階段,本誌特別收錄2017~2020年長照法在機構管理、服務人力、財源及保險等主要爭議議題,透過部落照護案例、臺灣人口老化趨勢、在宅醫療的法律問題
2021/01/07
新藥品、新醫療器材或是新醫療技術,當發生嚴重不良事件或反應時,相關之通報規定、法律爭議該如何解決?醫療機構大量預先調製藥品之品質與用藥安全責任為何?


月旦品評家

月旦品評家



數位整合服務
產品服務
讀者服務專線:+886-2-23756688   傳真:+886-2-23318496   地址:臺北市館前路28號7樓

Copyright © 元照出版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禁止轉貼節錄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