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2025/04/07
主辦單位:臺北榮民總醫院、臺北榮民總醫院職業醫學及臨床毒物部、財團法人人工智慧法律國際研究基金會、實踐大學法律學系
2024/11/01
以人權為重點來處理醫療衛生議題的方法現已得到廣泛的認可,但有個醫療法的特定面向卻經常迴避人權焦點:醫療疏失。當診斷和治療的注意義務仍受傳統侵權法管轄時,依據博拉姆標準(Bolam test)(或甚至更細化的準則),這代表
2024/08/28
原告私人醫療法人X計畫在香川縣觀音寺市開設新醫院,向被告Y香川縣健康福祉部醫務國保科提出醫院設立申請。然而,Y並未批准X之申請,而是基於醫療法第30條第7項之權限,先於1997年12月8日發出醫院設立中止之勸告(簡稱「本
2024/05/15
在臺灣,再生醫療(regenerative medicine)的法制化可謂一波三折。從2018年衛生福利部(下稱衛福部)在醫療法第62條第2項授權制定「特定醫療技術檢查檢驗醫療儀器施行或使用管理辦法」(下稱特管辦法)中,
2024/04/17
主辦單位:臺北榮民總醫院、臺北榮民總醫院職業醫學及臨床毒物部、財團法人人工智慧法律國際研究基金會、實踐大學法律學系。
2024/03/20
依照醫師法第21條規定:「醫師對於危急之病人,應即依其專業能力予以救治或採取必要措施,不得無故拖延。」此外,醫療法第60條第1項也規定:「醫院、診所遇有危急病人,應先予適當之急救,並即依其人員及設備能力予以救治或採取必要
2023/10/11
對病患及家屬坦誠並不容易,這需要面對圍繞著專業身份、聲譽和害怕受到不公平指責的複雜文化議題。這些職責並不是單獨存在的。由醫療過失系統和其他申訴方式主導,以及較少提到的刑事調查和死因調查,這些系統在醫療法環境裡相互作用。
2023/09/27
主辦單位:臺北榮民總醫院、臺北榮民總醫院職業醫學及臨床毒物部、財團法人人工智慧法律國際研究基金會、實踐大學法律學系。
2023/06/05
2019年底爆發的新冠肺炎大流行(COVID-19 pandemic),導致全球醫療體系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臺灣於2021年的5月中,在邊境航空控管的破口下,迎來了第一波巨大的疫情衝擊,第一線醫護人員除面對變種病毒的威脅
2023/04/18
人工智慧時代已經來臨!人工智慧的發展,將對人類生活造成巨大變革;同時,也勢必產生許多新型態的法律爭議。 本研討會很榮幸再次與致力於醫療教學的台北榮總合作,一同邀請國內、外之醫法專家,針對醫療法制新趨勢與智慧醫療相關議題進


月旦品評家

月旦品評家



數位整合服務
產品服務
讀者服務專線:+886-2-23756688   傳真:+886-2-23318496   地址:臺北市館前路28號7樓

Copyright © 元照出版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禁止轉貼節錄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