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加入會員  | 購物車 |  購書服務 |  會員專區 |  會員Q&A |  書店公告 |  教師資源 |    sitemap 

元照

高級檢索

新書閱讀

研討會新訊

 看更多2021年月旦釋讀
發佈日期:2021/03/12

校園霸凌防制準則2020年修法評釋

校園霸凌事件層出不窮。校園,成為了受霸凌者的夢魘。政府提出之「校園霸凌防制準則」以來,歷經多次修法,務求讓學生可以在友善的校園環境中求學。2020年7月,本法再次修正,實體方面,將學校教職員納入可能的霸凌行為人,並將網路霸凌列為霸凌的類型之一。許育典老師首先定義網路霸凌之意義,再論及學校教職員及雙方父母在校園霸凌事件中扮演的角色及修法評釋。文末提出本次修法未注意之處及改正方向。




網路霸凌在校園霸凌事件中扮演的角色及修法評釋

霸凌一詞是由英文Bully音譯而來,由於此一詞彙是對某類社會現象的統稱。霸凌本身並未有絕對權威的定義,綜合學者對霸凌的見解,可認為是一個人或少數人反覆遭受其他人的負面行為,包含了讓人不快的身體接觸、謾罵、粗魯的手勢和散布謠言以及有意的排擠等。霸凌呈現的是霸凌者和受害者間力量的失衡,即所謂的非對稱力量關係。而校園霸凌是指:學生長時間並重複地被暴露在霸凌者主導的欺負或騷擾中,或是該學生被鎖定為霸凌對象而成為受凌兒童的情形。此種狀況又被稱為校園欺凌,或校園欺侮,係指一個學生長期重複地被一個或多個霸凌者欺負或騷擾,或是有學生被鎖定為霸凌對象,成為受凌學生,導致其身心受到痛苦的情形。而且,為了尋求同儕認同、壯大聲勢等因素,造成校園霸凌通常是以團體的方式進行。

網路霸凌的定義以及現況

網路霸凌,顧名思議,意指霸凌的行為由傳統面對面的情況轉以網路作為媒介。學者指出,網路霸凌係利用如E-mail、網頁、文字簡訊、電話內容和部落格留言板等工具,傳送或張貼有害或殘酷的文字或影像,讓耳語、嚴厲的批評和令人羞窘的圖片在不特定公眾或同儕間流傳,用言詞或行動威嚇、欺侮或騷擾以惡意中傷、流言蜚語的揭露、抹黑,本身具有攻擊及迂迴的特性。因此,網路霸凌係指一種利用數位溝通的設備(如網站、電子郵件或其他網路及電子通訊媒介),傳遞令人難堪、嘲諷、傷害及辱罵他人的文字,或圖像,以達成霸凌他人的目的。有些網路霸凌僅發生在網路世界中,霸凌者和受害者在現實世界的交集較少,此類事件特別容易發生在「公審型」的霸凌中,相對的,有些網路霸凌則是從現實延伸至網路中──現實世界的霸凌者透過謾罵、羞辱性的言詞,或者將現實的霸凌行為以影音上傳至網路,並利用網路的特性對受害者造成持續傷害。








 看更多2021年月旦釋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