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控的精神疾病──談精神科藥物治療的是與非

文章發表:2017/11/30

黃浥暐

壹、新聞摘要*

2013年的美國國內研究統計,將近17%美國人服用至少一種精神科處方藥,比起2010年高出10%。其中最多人服用的為抗憂鬱劑,約12%成人領取此類處方藥,此外8.3%成人使用的精神科藥物來自鎮靜劑/安眠藥/抗焦慮藥物類別,而1.6%則服用抗精神病劑。

既然如此廣泛使用精神類藥物,精神疾病理應得到控制,然而數據卻顯示,美國國人整體心理健康狀態正持續惡化。 近20年來因罹患精神疾病,最終致死案例數量不斷攀升,每10萬人口自殺率亦創30年來新高;隨之而生的藥物濫用,尤其是鴉片類藥物,已達到流行病的等級。

對此現象,部分精神科醫師認為,雖然有某些因藥物治療而病情大獲改善的案例,但大多是短期成效。對大多數人而言,長期治療效果仍有待商榷。

貳、討論與分析

由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NIH)資助、美國國家疾病負擔協會(the U.S. Burden of Disease Collaborators)執行的研究,於2013年在知名期刊JAMA發佈了1990~2010年針對對美國國內的整體健康狀態,長達20年的評估情形之統計數據[1]。評估方法為「失能調整生命年數」(disability-adjusted life years, DALY),亦即與健康生活相比之下,受某項疾病影響而失能或提早結束生命的年數,也可據此反映出各疾病對國家造成的健康負擔(burden of disease),並藉此評估國家對某疾病的長期控管是否具有成效。此報告顯示了令人驚訝的事實,儘管20年來發展了許多新的精神科藥物,然而因精神疾病而造成的失能或死亡的數字卻明顯增加;對照美國國家社會安全局的失能補助金報告[2],也可發現因精神疾病產生失能的請領補助數量,在所有疾病中位居第二,僅次於肌肉骨骼疾病。這些統計結果讓美國國內產生許多檢討的聲音:對於精神疾病的治療,我們是否走在正確的道路上?

自1952年美國精神醫學學會出版了《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以來,到2013年第五版的出版,精神疾病的範疇不斷擴大,從原先的60種到至今近300種,原先被定義為「正常」的狀態,如今可能被歸類為「精神疾病」。這些與日俱增的精神疾病病例,究竟是因現代社會的型態造成患病人數激增,抑或是因定義的擴大而使醫生增加了對精神疾病的診斷,又或者精神科藥物的效果不彰?這些相關討論仍有諸多空間待探索。由於美國精神醫學學會、美國心理學會及藥廠皆認為,若鼓勵更多人早期接受治療或許能改善病情或相關衍生問題,然而,根據統計,美國已有高達近六分之一的成人,至少服用一種精神科藥物,故「不足的治療」並非問題,反而是「過度治療」與否,引發部分學者的擔憂,認為精神科的診斷,多經由病人主訴、缺乏客觀的儀器或血液檢查,或許導致許多人進行非必要的用藥[3]。另外,許多精神科用藥,尤其是鎮靜安眠類藥物,長期使用會產生依賴性、耐受性甚至成癮性的問題,使得用藥量越來越大,情況卻越來越難改善。

精神科藥物的作用對象為大腦,但因大腦結構十分複雜,個人的行為、情緒與認知,是由一群群神經細胞構成的網絡,在適當的時間做出適當的放電反應所致,因此僅希望以一藥物針對特定細胞治療,而不影響其他細胞,是非常困難的,以至於精神科藥物在治療某特定目標的同時,亦難以避免其他精神症狀的產生。依照統計,美國每年因精神科藥物副作用而送急診的人數,約有將近9萬人,包括因譫妄、暈眩、或嗜睡引起的其他意外等[4]。且20 年來研發的許多新藥物,有些後來被證實,效果不如數十年前的舊藥,諸多藥廠甚至停止了神經科學領域的藥物研發,此皆受限於當前對大腦運作機制的瞭解仍不夠充足。

每年都有新的精神科藥物以「前所未有、充滿希望」的姿態問世,然而在精神科藥物處方率偏高的美國,已有許多學者對用藥,改採取更為謹慎的態度,且以批判性的姿態檢討精神科藥物對病人長期的傷害與益處,從而重新檢視其必要性、風險性,或尋求能降低用藥的其他輔助辦法,如,行為療法與心理治療等。未來更以預防勝於治療作為目標,舉例來說,有研究指出,在課堂中教育學生認知─行為療法,可降低憂鬱的發生率[5],或找尋容易患精神疾病的生物標記,以進行風險預防等。精神疾病為21世紀影響人類健康的重大課題,當前對其瞭解與治療仍非完美,尚待更多努力以尋求突破。

參、延伸閱讀

  1. 朱春林,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第五版的關鍵改變及其意涵,輔導季刊,50卷4期,2014年12月,2-16頁。
  2. 邱南英,從精神科醫療工作者的角度看DSM-5的變革,輔導季刊,50卷4期,2014年12月,17-21頁。
  3. 薛文傑、葉佳祐、顏銘漢、林可寰、陳菊珍、徐玉英,淺談抗憂鬱劑治療,家庭醫學與基層醫療,24卷5期,2009年5月,160-166頁。
  4. 曾雯琦、楊政議、林彥如、陸汝斌,第二代抗精神病藥物誘發體重增加之非藥物處理,台灣醫學,9卷4期,2005年7月,536-539頁。

註釋

  • John Horgan, Psychiatrists Must Face Possibility That Medications Hurt More Than They Help, SCIENTIFIC AMERICAN, Dec. 13, 2016, https://blogs.scientificamerican.com/cross-check/psychiatrists-must-face-possibility-that-medications-hurt-more-than-they-help/ (last visited Nov. 23, 2017). 返回內文
  1. Christopher J L Murray et al., The State of US Health, 1990-2010: Burden of Diseases, Injuries, And Risk Factors, 310(6) JAMA 591-608 (2013). 返回內文
  2. Social Security Administration, Annual Statistical Report on the Social Security Disability Insurance Program, 2013, https://www.ssa.gov/policy/docs/statcomps/di_asr/2013/index.html (last visited Nov. 23, 2017). 返回內文
  3. Thomas J Moore & Donald R Mattison, Adult Utilization of Psychiatric Drugs and Differences by Sex, Age, and Race, 177 (2) JAMA INTERNAL MEDICINE 274-275 (2017). 返回內文
  4. Rachael Rettner, Psychiatric Drugs Send 90,000 to the ER Yearly, LIVESCIENCE, Jul. 9, 2014, http://www.livescience.com/46726-psychiatric-medications-side-effects-er-visits.html (last visited Nov. 23, 2017). 返回內文
  5. SALLY N MERRY, SARAH E HETRICK, GEORGINA R COX, TESSA BRUDEVOLD-IVERSEN, JULLIET J BIR & HEATHER MCDOWELL, PSYCHOLOGICAL AND EDUCATIONAL INTERVENTIONS FOR PREVENTING DEPRESSION IN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2011). 返回內文


月旦系列雜誌

月旦知識庫

月旦品評家



數位整合服務
產品服務
讀者服務專線:+886-2-23756688   傳真:+886-2-23318496   地址:臺北市館前路28號7樓

Copyright © 元照出版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禁止轉貼節錄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