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茲罕默症治療攻防戰
文章發表:2019/09/23
郭玟婷
阿茲海默症的主要原因至今未明,但疾病期程很長,而且嚴重影響大腦而導致各種如失憶、情緒控制不佳或生活自理能力退縮等不可逆的症狀,病患不因疾病而有即時性的死亡風險,但是逐漸退化的行為與大腦機能,反映出長期照護層面的問題。
不只要治癒,還要能預防,這個願景讓許多領域的專家集結在一起針對阿茲海默症進行藥物研發。過去相信乙型類澱粉蛋白沉澱於大腦皮質而引發阿茲罕默症,隨著時代推進科技進步,有越來越多證據顯示阿茲罕默症不是單一原因所引起的疾病,這意味著單一用藥可能無法治療阿茲罕默症。
許多藥廠將研發治療阿茲罕默症的藥物視作藍海,但是許多廠商在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後,往往以失敗宣告退出。因此找出阿茲罕默症的致病原因和研發可用藥物,迄今仍是燙手山芋。
2019年9月中研院以腦神經慢性發炎被證實是阿茲海默症、亨丁頓舞蹈症等神經退化疾病的重要原因之一,通過老鼠實驗利用藥物或基因方式,抑制患病小鼠腦內的一種蛋白質Galectin-3”,可以有效地降低細胞的發炎反應,減緩神經退化疾病的症狀,延長小鼠壽命。但是目前仍並不清楚此蛋白質在腦中的功能和病理機制。
同樣在2019年9月,美國又一家藥廠宣布研發治療中度至重度阿茲罕默症藥物失敗,人們不斷的在尋找解開阿茲海默迷思的辦法,但是它卻難以捉摸,究竟阿茲罕默症有沒有被治癒的可能,還需要時間和科學家持續努力才有可能得到解答。
資料來源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