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古今醫病關係對比淺析預防醫療糾紛(醫學人文品評)

文章發表:2022/05/16

張勇

壹、前言

「銅如鏡,可正衣冠;歷史如鏡,可知興衰;人如鏡,可知得失。」在醫病關係日趨緊張的現代,反思5000年來中國醫病相處之道越發必要。醫者如履薄冰,患者則舉步維艱,究竟哪些因素才是醫師和患者溝通之間的屏障,就讓我們通過探究古今醫病關係差異來尋求出路。

貳、古代醫師素養較高;現代醫師良莠不齊

古代從醫者所需具備的資質較高,所謂「不為良相,當為良醫」。因為社會風氣和傳承制度的原因,從醫者要不是寒窗十載一朝折冠的學子,要不就是有優越條件從而能世代席承的醫香門第,甚至還有「醫不三世,不服其藥」的說法。在古代,醫師主要的收入來源是「紅包」,即打賞制。要有收入就必須要有聲望、能力和修養,但這些並非一時就能建立的。有謂「臺上三分鐘,臺下十年功。」唯有透過數年乃至數十年的磨練來積累豐富的醫學經驗,才會有一代名醫的誕生。由此可見古時對從醫者要求之嚴苛;另有儒家的「仁愛」觀念,作為鞏固統治階級制度的輔助思想,浸潤到人們生活的每個角落,根深柢固地存在於人們的腦海中,並潛移默化地教育人們建立良好的醫病關係,引導從醫者樹立「醫者仁心」的崇高信念。

參、 古代醫師注重保養自己;現代醫師沒有選擇權利

一、古時「患不猜鄙,醫者有道」

古代醫家可以選擇患者,具有強烈的自我保護意識。最典型的就是扁鵲的六不治原則,《史記‧扁鵲倉公列傳》曰:「人之所病,病疾多;而醫之所病,病道少。故病有六不治:驕恣不論於理,一不治也;輕身重財,二不治也;衣食不能適,三不治也;陰陽并,藏氣不定,四不治也;形羸不能服藥,五不治也;信巫不信醫,六不治也。有此一者,則重難治也。」有所為亦有所不為的行醫原則,保護了從醫者自己的權益,也避開了很多醫病糾紛方面的麻煩。無論古今,人類的疾病問題都不能被完全解決,面對疑難雜症,許多醫師侷限於醫療條件的落後或醫治能力的不足,從而不敢貿然作成結論,有能力的名醫又愛惜自己的羽翼,在這種大環境下,許多醫師紛紛採取不接治、不診療的方案來保護自己.....

全文刊登於月旦醫事法報告,第29期:麻醉風暴  訂閱優惠


月旦系列雜誌

月旦知識庫

月旦品評家



數位整合服務
產品服務
讀者服務專線:+886-2-23756688   傳真:+886-2-23318496   地址:臺北市館前路28號7樓

Copyright © 元照出版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禁止轉貼節錄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