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ggle navigation
註冊
登入
電子期刊
月旦醫事法網
月旦醫事法網
醫法新知
醫事新知
醫事綜探
醫法品評
學協會新訊
法規命令動態
醫法判解
醫法裁判
判決快遞
全球裁判案例
閱讀判決
影音直播
研討會
專題企劃
免費/試聽
會員專屬影音
圖書/雜誌
雜誌
醫事法書訊
論著
教學資源
博碩士論文
培訓
證照
公職
升學
繼續教育
電子期刊
註冊
登入
月旦醫事法粉絲團
Home
醫法新知
醫事綜探
A+
A-
全民健保
健保特約醫師因違反在職進修義務之診察報酬扣減額歸屬爭議
德國法定健保之支付制度係由健保醫師或牙醫師公會(Kassenärztliche Vereinigung/Kassenzahnärztliche Vereinigung)、保險對象及健保保險人(Krankenkasse)共
德國新式電子健保卡改革最新發展
健保IC卡在臺灣已全面普及,自2014年開始更結合雲端健康存摺系統,方便民眾查詢使用個人醫療資料。觀察德國電子健保卡改革軌跡可發現與臺灣具高度相似性,惟在建置時程上較為緩慢。
疫苗
生命權或自由權,拜登的疫苗接種政策受挑戰
2021年9月9日,拜登以聯邦工作人員的健康和安全及與他們互動的公眾成員的健康和安全為由,以行政命令要求所有聯邦僱員接種 COVID-19 疫苗 ,而後又在同年的11月4日,勞工部職業安全與健康管理局(Occupatio
導入機器人系統進行PCR檢測 日本正加快研發腳步
作為機械及醫療相關產業集聚的關西,正急於透過異業結盟,開發出加快PCR檢測的新技術。關西機場從2021年5月起採用由川崎重工與醫用電子設備製造大廠希森美康 (Sysmex Corporation)共同開發的「自動PCR檢
醫療公法
德國下薩克森邦暫停實施對從國外入境人士的全面隔離防疫措施
下薩克森邦高等行政法院第13庭已於2020年5月11日做成決議,下薩克森對抗新冠肺炎傳播之傳染病防治措施規定第5條,從國外入境人士須全面接受隔離防疫,暫時停止執行。
限制醫護於防疫期間出國之法源依據
自2019年12月30日武漢市中心醫院醫師李文亮於同學群組發布關於華南海鮮市場肺炎疫情的資訊,2019新冠肺炎 除迅速擴散中國各省及造成湖北省武漢市封城應對外,更藉由航空、海運等運輸方式擴散至世界各國。
藥事
清冠一號為緊急授權製造使用的處方藥
台灣清冠一號(NRICM101)用於防治COVID-19 ,為衛生福利部國家中醫藥研究所與三軍總醫院合作研發的一種中藥組方 ,並授權給藥廠製造濃縮顆粒,於2021年4月取得衛生福利部外銷專用藥品許可證 ,不得於國內販售。
減肥藥特殊成分確認致癌 台灣食藥署取消藥證
玟婷 2012年取得美國FDA上市許可的減肥藥Belviq (中文商品名沛麗婷,藥物學名Lorcaserin),5年後在台灣國內取得藥品許可證,2020年2月美國FDA公告沛麗婷成分Lorcaser
藥品安全
市售藥物有成癮潛力 日本推限購條件
可待因(Codeine)和麻黃素(Ephedrine)兩類藥物具有優秀的鎮靜止痛效果,一般常用作麻醉或癌症止痛,但是在人體服用低劑量狀態下,醫學臨床經常用為止咳藥物。
探討多重用藥潛在風險之一:憂鬱症
根據2018年六月份發表在《美國醫學會雜誌》(The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Medical Association, JAMA)上的一項研究,超過三分之一的美國成年人正在服用具有致憂鬱潛在風險的
公共衛生
世衛發出警訊 發現高傳染力COVID19病毒株
2021年11月26日,世界衛生組織(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以下簡稱WHO)發出新聞稿,公告11月24日由南非回報之首例B.1.1.529 (COVID 19病毒株學名)正式命名為「Omi
COVID-19 最新文獻與更新──美國經驗分享
現在已經不是2020年3月了,對於COVID-19知識,我們了解更多了,很多過去錯誤的做法,都可以調整,有新的東西,也應該嘗試使用,這就是與時俱進。不要害怕病毒,我們可以克服。
醫事技術
新冠肺炎治療方式研發現況
目前以類固醇老藥地塞米松(Dexamethasone)療效最顯著,在英國牛津大學的大型研究中,口服或靜脈注射地塞米松對於新冠肺炎重症病人,可降低35%死亡率,但是對於輕症新冠肺炎患者,療效則較不顯著,而且這個藥物的售價非
糖尿病痊癒 再現曙光
糖尿病是現今最嚴重的慢性病之一,主要分為第一型及第二型。第一型好發於兒童或青少年,因為身體無法生產足夠的胰島素或根本無法生產胰島素,因此需注射胰島素治療,又稱為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
護理
512歡慶國際護理師節
512國際護士節(International Nurses Day, IND)是為紀念近代護理學和護理教育的創始人南丁格爾女士,以其誕辰日而訂定的。
醫療大數據 / AI
使用AI技術於醫療器材的控管議題
使用AI技術的醫療器材其最大特點是性能會隨著使用過程而不斷變化。演算法的精緻化、參考數據的增加等,皆有利於電腦系統的深度學習(deep learning,定義為系統透過資料及數據
上市後使用AI技術改良的醫療器材再審查之必要性
日本為加速AI技術的開發及利用,在2019針對「有關醫藥品、醫療機器等品質、有效性及安全性確保等法津」進行部分修訂時,導入「根據醫療器材的特點進行審查」的概念。
IRB(人體實驗)
PRP療程相關法律分析
高濃度血小板血漿治療已被廣泛用於許多醫療領域,包括骨科、泌尿科和運動相關的損傷。然而,近幾年醫美也開始興起高濃度血小板血漿注射療程,許多醫美診所宣稱高濃度血小板血漿具有回復童顏、活化肌膚之功效。
美國移民兒童的基因檢測是否會產生隱私權的問題
美國政府決定使用基因檢測來幫助在墨西哥邊境與父母分離的孩子重新團聚,這引發了隱私權倡導者對基因檢測中獲取的數據將會如何被使用的擔憂。
食品安全
基因編輯與基因改造食品之分界與規範
針對基因編輯食品的上市問題,日本專家審議會於2019年3月發佈了一項建議報告,認為「如果所使用的技術不會將外來基因或部分基因留在目標生物體中,則不需要進行安全性篩查。」
德國食品法簡介
食品安全之議題近年來佔據台灣媒體相當大之版面,亦為社會大眾關注之公共議題。若問作為規範控制作用之法律學科對此能發揮如何之作用,除找尋相關法規範並據以解釋適用外,更應嘗試理解該法領域之框架及在整體法秩序下之地位。
醫學倫理
“尊重科學•敬畏生命”醫學人文高峰論壇成功舉辦
新冠肺炎疫情是全球遭遇的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对世界各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等产生巨大影响。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部署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中多次强调,要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要科学防治、精准施策。
患方拒絕搶救,醫生該如何應對?
《侵权责任法》第五十六条,完整地复制成《民法典各分编(草案)》第九百九十五条,再被复制为《民法典侵权责任编(草案)(二次审议稿)》第九百九十五条,如今原样移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草案)》(2019年12月16日稿)第
熱門文章
醫事新知
植物人可能甦醒嗎?新的技術可區分有機會甦醒的腦意識狀態
醫事綜探
淺談HIPEC腹腔溫熱化學治療
醫法品評
檢驗工具之敏感度與特異度
全球裁判案例
患者屢次要求開立診斷書並要求修正內容-醫師依正當事由拒絕開立無違法性
閱讀判決
健保資料行政訴訟案個資保護與健保資料之跨機關流動及二次利用
醫事法書訊
醫療法律與醫學倫理
學協會訊息
藥害救濟基金會
台灣醫事法律學會
政治大學生醫倫理與醫事法律研究中心
東吳大學醫事法律研究中心
器官捐贈移植登錄中心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