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ggle navigation
註冊
登入
電子期刊
月旦醫事法網
月旦醫事法網
醫法新知
醫事新知
醫事綜探
醫法品評
學協會新訊
法規命令動態
醫法判解
醫法裁判
判決快遞
全球裁判案例
閱讀判決
影音直播
研討會
專題企劃
免費/試聽
會員專屬影音
圖書/雜誌
雜誌
醫事法書訊
論著
教學資源
博碩士論文
培訓
證照
公職
升學
繼續教育
電子期刊
註冊
登入
月旦醫事法粉絲團
Home
醫法新知
醫事新知
A+
A-
醫學倫理
世界上最寬鬆的安樂死法──比利時安樂死法(醫法新論)
醫療技術的發展在整體上延長了人類的壽命,但對於忍受病痛折磨的特定族群而言,與其說延長了生命,不如說延長了死亡過程,即身心遭受痛苦和摧殘的過程。在這種情況下,「主動結束痛苦、選擇安樂死」成為他們最強烈的內心訴求。
身心障礙者權利公約下強制住院何去何從? (醫法新論)
依據精神衛生法第41條:「有嚴重傷害他人或自己或有傷害之虞之嚴重病人拒絕接受全日住院治療者,得緊急安置之。」此項規定於日前經臺灣桃園地方法院106年度衛字第4號裁定認為與身心障礙者權利公約牴觸無效,引起精神醫學界與法界不
公共衛生
世界衛生組織《大流行性流感防範框架》評介(醫法新論)
近年來,以H5N1、H7N9、H1N1等禽流感爆發為代表的公共衛生事件肆虐全球,這些不可預測但又重複發生的事件對全球的衛生、經濟和社會造成影響。
又見群聚感染 季節變換流感當道
新型A型流感為台灣第五類法定傳染病,依規定須24小時內通報當地衛生機關。大多數造成新型A型流感個案的動物流感病毒因尚未完全適應人體,故感染能力僅限於動物傳人。
醫療訴訟
中醫師執行西醫檢查之爭議探討
西醫、中醫、牙醫三類醫師依其專業分工而有不同業務範圍。在中醫方面,自大法官釋字第404號解釋公布後,中醫師只得以傳統方法行醫,而不得使用西藥製劑,已為中醫界長期所遵行之規範;然基於病患之醫療需要,中醫師是否得使用西醫之檢
醫療法第82條限縮醫療過失?──簡評最高法院107年度台上字第4587號刑事判決(醫法新論)
被告甲、訴外人丙、訴外人丁均係合格醫師,其等與從事販賣醫美器材業務且不具任何醫事人員資格之被告乙,明知A診所(由被告甲設立)不具備進行大範圍麻醉、手術時所必須具備之生命徵象監測儀器、與處理麻醉或手術時所可能產生危及生命緊
藥事
美國法下原開發藥廠與學名藥廠在藥品警告責任的競合與發展(醫法新論)
「是藥三分毒」,藥品為提供人民治療或減輕、診斷、預防疾病的必要物質,但就藥理學角度言之,每種藥品有其療效,亦有其副作用(或稱不良反應)。因此,不論藥品的臨床試驗、製造、銷售與開立處方,均有國家以藥事法規進行監理與管制,以
異位性皮膚炎患者新福音 針劑藥物納入健保
異位性皮膚炎(Atopic dermatitis,簡稱AD)是一種反覆性發作的濕疹,與遺傳有關。各年齡層都可能出現異位性皮膚炎:嬰兒型的異位性皮膚炎患處多在臉部,成人型患處則多出現在四肢關節
醫療制度
初探臺灣長期照顧服務法及其財源之建構(醫法新論)
高詣峰、廖煜堯 壹、研究動機 人口高齡化是全球普遍的現象,而各國老年人口從占其全國人口比率7%的「高齡化社會」增至14%的「高齡社會」,速度各有不同。按2008年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之推估,
臺灣美容醫學課徵營業稅之法政策研究(醫法新論)
隨著經濟水準提升、醫療技術與醫療設備日益精進及社會風氣日趨開放,讓美容醫學在當今世界成為顯學。
醫事技術
肝炎治療新里程碑 全球研究總主持人來自台灣
肝是人體中的重要器官,許多藥物的代謝會由它處理,也處理由食物中合成人體必需養分的工作,同時儲存葡萄糖轉換成脂肪,供人體需要時轉換成熱量。
僵直性脊椎炎致病之謎,台灣找到關鍵致病酵素
僵直性脊椎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 簡稱AS),是一種慢性進行性自體免疫疾病,患者的肌腱和韌帶連接處會開始增生贅骨,一節節的脊椎將互相沾黏而失去柔軟度,最後便僵化如一根竹竿。
醫療大數據 / AI
預防性切除手術之刑事責任研究
2013年5月全世界最熱門的話題,莫過於美國知名影星安潔莉娜‧裘莉(Angelina Jolie)公開她所實施的預防性雙乳切除手術。裘莉的家庭有家族性遺傳疾病,她的外祖母與母親皆死於卵巢癌、乳腺癌等疾病,因此裘莉接受基因
「區塊鏈」如何改善醫療健保
區塊鏈技術《Blockchain Technology》已漸漸被用於醫療健保之產業,以減少醫療產業所面臨的困境,包括假冒藥品、保護醫療數據、中介機構、減少欺詐和文書工作。
食品安全
論食品輸入政策中風險評估之程序建構與審查必要:以嚴格檢視原則之脈絡為例(醫法新論)
王郁霖 壹、前言 自工業革命以來,科學主義(Scientism)不僅在科學界蓬勃發展,在文學、藝術、政治、法律、經濟等各種領域也高舉科學客觀精神的大旗,食品安全的管理措施方面自然也不例外。然
禽流感又來 保握原則不用怕
2019年初傳出臺灣首波禽流感疫情: 「屏東里港一家養鴨場被驗出肉鴨感染「H5N2亞型高病原禽流感」,全場6510隻肉鴨全部被撲殺。入冬以來,中南部就陸續傳出有水禽感染禽流感,防疫單位都採取人道方式撲殺,希望抑制疫情傳播
生醫科技
日本將明定人工智慧(AI)法規,醫生將負起決定最終的診斷和治療方針之責任
根據日經新聞報導,為了解決醫療費用日漸膨脹、醫療資訊增加對醫療者帶來負擔、困難疾病的確診時間過長和醫師人力短缺等結構性問題,日本政府在五年內花費了一千億日元,積極推動人工智慧(AI)的產學合作
科學研究的再現性危機──「複製性研究」為必要關鍵
荷蘭皇家藝術與科學學院(Royal Netherlands Academy of Arts and Sciences, KNAW)針對近年來科學研究的「再現性危機」,即許多已發表的論文成果無法被複製、重現,特別是在生醫及
醫病關係
臉書羞辱護理師?工會提告!
近日網友拍攝臉書影片,以不雅字眼形容護理師,台灣護師醫療產業工會理事長除嚴重譴責外,並已委託律師至橋頭地檢署按鈴控告該名網友
把醫院當成養老院,董娘判付499萬餘元
91歲的張姓董娘,於102年8月間因傷口感染住院接受治療,2個月後經醫師告知痊癒,已可出院,但張姓董娘卻激動拒絕,院方顧慮其他病患安寧
醫療刑法
淺論「醫療刑法」──結合「醫療法」及「刑法」的法律適用
醫事人員乃本於「醫療目的」有計畫的對於病患施以醫療,故醫療行為屬於故意行為,應無疑問,但因具有阻卻違法事由而不具違法性。除有醫療目的之故意外,是否也可能存在其他不法目的之故意,頗值探討。
熱門文章
醫事新知
科學研究的再現性危機──「複製性研究」為必要關鍵
醫事綜探
抗精神疾患藥物Aripiprazole之藥物警訊
醫法品評
《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系列講座之五:過錯、醫療損害責任及醫療事故諸概念的解析
全球裁判案例
慢性眩暈症患者因鎮定劑產生戒斷症狀-認定醫師投藥前未盡說明義務有責任
閱讀判決
臺灣高等法院103年度醫上更(一字)字第1號民事判決評析
醫事法書訊
2016年全國精神健康指數調查報告
學協會訊息
台中市醫事法學會-學術研討會
藥害救濟基金會
台灣醫事法律學會
東吳大學醫事法律研究中心
器官捐贈移植登錄中心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