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ggle navigation
註冊
登入
電子期刊
月旦醫事法網
月旦醫事法網
醫法新知
醫事新知
醫事綜探
醫法品評
學協會新訊
法規命令動態
醫法判解
醫法裁判
判決快遞
全球裁判案例
閱讀判決
影音直播
研討會
專題企劃
免費/試聽
會員專屬影音
圖書/雜誌
雜誌
醫事法書訊
論著
教學資源
博碩士論文
培訓
證照
公職
升學
繼續教育
電子期刊
註冊
登入
月旦醫事法粉絲團
Home
醫法新知
搜尋結果
A+
A-
搜尋結果
醫學倫理
2020/10/19
醫學研究產學合作利益衝突問題之民眾意向與修法方向建議(醫法新論)
生物醫學或公共衛生研究經常需要招募一般民眾作為研究對象,倘若研究過程可能受不當影響或違反科學研究的「誠實正確性」(integrity)時,將可能危害受試者的安全、健康與公眾信賴。「利益衝突」(conflict of in
醫學倫理
2020/06/15
“尊重科學•敬畏生命”醫學人文高峰論壇成功舉辦
新冠肺炎疫情是全球遭遇的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对世界各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等产生巨大影响。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部署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中多次强调,要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要科学防治、精准施策。
其他
2020/05/13
月旦醫事法綜探研究(三)
人類所擁有的社會生活型態與對於世界的想像,隨著漸次演進而高度發展的科學技術一再遭遇衝擊,同時也考驗著法學研究能否及時因應、權衡各種議題的需求與價值。
公共衛生
2020/02/03
2019世界愛滋日 集結讓改變成真
每年的12月1日是世界愛滋日(World AIDS Day),由世界衛生組織公布該年度的愛滋預防公共衛生目標。愛滋治療在科學家努力下,已經有慢性病化的趨勢:只要按時服藥回診,穩定控制血中病毒數量,愛滋病患生活、工作其實和
藥事
2019/12/23
星狀膠囊研發 解決藥物漏服之困
科學家成科研發了一種新型的藥品劑型:它有六條長臂,上面載滿藥物,為了方便人類吞嚥,六條手臂被設計為可以折起塞入膠囊中,而且這個裝載星型藥物的膠囊比一般口服膠囊還要小,經口吞嚥後經由胃酸消化,緩慢釋出藥物,成為藥效可長達二
醫事技術
2019/12/16
利用醫學技術基因自療的女人
2015年,在哥倫比亞波哥大進行的一項秘密醫療程序中, 44歲的企業家伊麗莎白.派瑞許女士接受了數十次實驗性基因治療注射。起因於她所創立在華盛頓州班布里奇島的這家名為BioViva BioViva的小型生物技術初創公司,
醫學倫理
2019/06/03
南非科學院敦促更新遺傳學法
近年由於大型共享醫療數據資料及醫療研究的世界正在迅速發展,科技發達更提供多樣的便利性,不僅改善了醫療體系,同時也提供了個別的護理計畫。
疫苗
2019/05/20
台灣首位痛痛女孩 仍需科學精神探討
台灣第一案疑似接種人類乳突病毒疫苗引發的嚴重不良反應案,行政訴訟結果為勝訴,法院判決衛生福利部應賠償。
醫事技術
2019/01/25
腦癌治療曙光藥物穿越血腦障壁
19世紀末的科學家在一次小鼠實驗中,將染劑注入血管中觀察小鼠的循環系統,在顯微鏡下所有的器官都被染色,卻唯獨腦部沒有染劑顯色,因此發現了血腦障壁(blood brain barrier, BBB)的存在。
食品安全
2018/12/04
針對〈反式脂肪禁令與人類自由〉一文之反駁
D. Resnik博士在其刊登於《美國生命倫理期刊》之〈反式脂肪禁令與人類自由〉一文中,基於相關科學研究尚無定論、選擇自由受到限制卻欠缺足夠正當性支持、會進一步對於自由造成限制(滑坡理論),以及該禁令是不必要或是有替代選
Prev <
1
2
3
4
5
> Next
熱門文章
醫事新知
世界上最寬鬆的安樂死法──比利時安樂死法(醫法新論)
醫事綜探
未真正「隨機分配」的臨床試驗影響其結果的統計意義
醫法品評
檢驗工具之敏感度與特異度
全球裁判案例
骨盆環案
閱讀判決
健保資料行政訴訟案個資保護與健保資料之跨機關流動及二次利用
醫事法書訊
2016年全國精神健康指數調查報告
學協會訊息
藥害救濟基金會
台灣醫事法律學會
政治大學生醫倫理與醫事法律研究中心
東吳大學醫事法律研究中心
器官捐贈移植登錄中心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