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ggle navigation
註冊
登入
電子期刊
月旦醫事法網
月旦醫事法網
醫法新知
醫事新知
醫事綜探
醫法品評
學協會新訊
法規命令動態
醫法判解
醫法裁判
判決快遞
全球裁判案例
閱讀判決
影音直播
研討會
專題企劃
免費/試聽
會員專屬影音
圖書/雜誌
雜誌
醫事法書訊
論著
教學資源
博碩士論文
培訓
證照
公職
升學
繼續教育
電子期刊
註冊
登入
月旦醫事法粉絲團
Home
醫法新知
搜尋結果
A+
A-
搜尋結果
美國
2025/01/15
心理師使用恢復記憶療法而對第三人負注意義務(寰宇醫事裁判)
原告夫婦有兩位女兒,K與患有唐氏症之L。因K受不適當的性接觸,原告夫婦為其尋求心理健康專家之幫助。具諮商師(licensed professional counselor)資格之被告於2009年7月開始為17歲之K提供諮
醫法新論
2024/04/15
醫療事故預防及爭議處理法—立法重點解析(醫法新論)
醫療糾紛已然成為眾所矚目的新聞焦點,尤以內、外、婦、兒、急診等高風險科別最受衝擊,由此徒增「防禦性醫療」之社會焦慮,難免遭人詬病。透過長期累積全國性之原始資料進行比對研究,包括醫界問卷調查、醫事鑑定報告書、及醫療訴訟判決
醫療糾紛
2022/08/05
實務家觀點下之醫療民事訴訟
簡介 2022年《醫療事故預防及爭議處理法》三讀通過,將改變醫療訴訟的生態。本書收錄醫療民事訴訟相關文章共9篇,橫跨實體法上與訴訟法上之議題。當醫療事故發生時,其請求權基礎與舉證責任如何認定與分配,關乎病家與醫事人員間
專題新聞
2022/06/08
立法院三讀通過「醫療事故預防及爭議處理法」營造醫病和諧關係
立法院於昨(30)日三讀通過「醫療事故預防及爭議處理法」(以下簡稱醫預法),衛福部表示,為解決長期以來,醫療爭議訴訟衍生之醫病關係對立、高風險科別人才流失及防禦醫療等問題,前行政院衛生署於民國89年即提出「醫療糾紛處理法
醫法新論
2021/12/20
醫療契約立法之比較研究(一):典型契約化之考量因素及早期荷蘭立法之介紹(醫法新論)
於英美法系國家,醫療事故民事責任之論斷,係以「過失侵權責任」(negligence)之體系處理;於大陸法系國家如德國、日本及臺灣,醫療事故之被害人則除侵權責任外,亦得以醫療契約之債務不履行為請求權基礎向醫療提供者請求損害
胡曉翔
2019/10/09
胡曉翔談衛生立法:瞭解一線需求,杜絕“大而無當”
近日,江苏省卫生法学会副会长,知名卫生法研究学者胡晓翔就卫生立法问题接受《新医界》专访。胡晓翔指出,卫生法“废改立”工作要针对一线疑难问题科学地加以规制,进一步提高立法质量。
胡曉翔
2019/06/05
淺議醫療事故技術鑒定時效期間
国务院行政法规《医疗事故处理办法》对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时效期间这一重要问题有所疏漏。卫生部就此问题所作出的创制性、立法性解释是越权而无效的。目前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实施细则是地方政府规章,其中对这一问题的规定,是合法而有
醫療訴訟
2019/05/27
道歉法是否可行?其增加或減少責任風險與訴訟支出?
根據許多案例研究結果表示,醫生對患者的道歉可以減少與解決糾紛並促進患者的理解。美國有38個州通過制定道歉法《Apology Law》來尋求減少訴訟和醫療事故責任。
研討會/講座
2018/04/20
【藥害救濟制度20週年系列論壇】藥害救濟之跨越與對話~醫療事故之專家評析
指導單位:衛生福利部,主辦單位:財團法人藥害救濟基金會,時間:107年5月18日(星期五)13:00~17:00,地點:國立臺灣大學藥學專業學院101階梯教室
醫療糾紛
2018/02/14
醫療過失舉證責任之比較
臺灣關於醫療事故案件,爭議最巨的問題為,醫師應負擔過失責任或無過失責任。在法院實務上明白採取醫療事故應採過失責任後,訴訟實務上接下來的關鍵問題為,由何人舉證醫師對於醫療事故具有過失,亦即當事人對於
1
2
> Next
熱門文章
醫事新知
植物人可能甦醒嗎?新的技術可區分有機會甦醒的腦意識狀態
醫事綜探
美國國家有機標準委員會議定禁止鹿角菜膠於有機食品中之使用
醫法品評
美國關於衛生立法的6種代表性觀點
全球裁判案例
接受牙醫之牙根尖囊腫手術後死亡,因病歷記載不實判院方有過失
閱讀判決
臺灣高等法院104年度醫上訴字第4號刑事判決評析
醫事法書訊
大數據之醫療運用與人文反省
學協會訊息
藥害救濟基金會
台灣醫事法律學會
政治大學生醫倫理與醫事法律研究中心
東吳大學醫事法律研究中心
器官捐贈移植登錄中心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