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端對話|全球創新藥發現的前沿與實踐

文章發表:2019/12/09

“GBAS 2019第六届诺贝尔奖获得者医学峰会”在2019年9月21日于深圳博林天瑞喜来登举办。会上,全球顶尖大脑共同诠释生命健康产业的变革路径,深入解析未来智慧医疗管理与实践,寻求融合创新的发展新契机,探寻大湾区生命健康新格局,共创美好的医疗生态新系统。

会上,以“全球创新药发现的前沿与实践”为主题,三位诺贝尔奖获得者与企业大咖展开高端对话,从专业领域出发,探索药物研发的无限可能,打通创新药市场准入的难关。

全球創新藥發現的前沿與實踐

以下为2019第六届诺贝尔奖获得者医学峰会的高端对话环节:

张自然:激发我们药物创新的一系列措施,得到了法律的最高保障。当然我们中国的药物研发逐渐地前进,和全球距离在不断地缩短,这几年我们大量的海外科学家加入到我们中国的创新当中,我们药物研发得到临床的回报。今天非常荣幸请到我们三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全球药物研发的最高学术大将,医学上高端的科学家,也有药物的投资家和我们实践家。

首先,想问一下来自于以色列的阿龙·切哈诺沃先生,他在中国也做出了卓越的贡献,请问阿龙先生,中国药物研发已经开始很长时间了,我们从初期开始,我们有很多科学家和研发方面做得很好的企业,也再从药物研发向药物发现方面转变,在这个过程当中,您的了解和您的经验,中国的药物研发可以从人才、市场、政策各方面,如何引领中国的资本和人力科学家由简单地药物的研发向高端药物的研发进军,一直向我们药物发现这方面投入更多的精力,为我们药物研发提供更多的资源,更多的灵感,最终为我们患者服务?

阿龙·切哈诺沃(Aaron Ciechanover):我认为要关注基础研究,尤其是大学的基础研究,从一个公司的角度来看,公司研究新药品非常困难的,可能需要和大学的合作,还需要做临床实验进行生产、去推广这些新药,但是如果我们考虑到药物的发现,大部分是由研究人员完成的,所以您听到这个PD1,如果我们想更多的话其实是可以的,我只是想要提醒大家,这个PD1的发现其实是工作已经做完了,但是如果你的问题是说怎么从一个生产者,你是想做现有药物的生产者还是想做新药的发现者,你需要很多训练,这是需要由大学来完成的,你需要非常好的大学,在中国比如在北京、上海这些城市我们已经有了。我认为我们要从海外吸引人才回来,希望这些人才贡献他们自己的发现,给他们提供设备和资源,让他们进行最前沿的研究。我想提的一点,我们自己的工作,我们对于疾病不太感兴趣,我们发现的是知识性的系统,我们跟这个产业其他没有太大的关系,我们发现的还是基础研究的领域,我们觉得发明新药很难,从大学层面的基础研究开始发展的,基础研究也可能需要很多的工具,很多的资源,所以我认为,我们转型的秘密应该是从基层开始,不要给我们的科研人员太多的限制,不要要求他们,让他们自由地进行研究。我们其实可以从历史上学到一些东西,现代药学的历史告诉我们,有许多的例子,我们的新药发现都是基于基础的研究。在中国行业发展是可以自成体系的,如果没有基础的研究你无法把它投入研究当中。

张自然:中国的研发才刚刚开始了几年,现在朝着药物研发本身,实际上,药物研发向药物发现的过程中,不但要发挥药物研究企业的作用,更应该发挥大学的基础作用,在这一方面,我们的大学还可以进一步调整它的方向,不要简单地从论文的方面,现在我们很多的大学与企业建立了联合的实验室也与国外进行了合作。今天我们的阿龙先生是我们以色列人,今天我们来的另外一个企业家陈明键先生,在希伯来大学工作了一年,这一方面他是非常有感受。大家以为以色列国家不大,但是它的原创精神、原创成果在业界被我们中国企业家所重视,取得了卓越的成绩,结合你对国内国外医药投资的经验,如何用资本促进药物发现,中国的药物发现,哪些方面能给我们一些提示、启发?

陈明键:我非常有幸从今年3月份开始,在希伯来大学做一年的访问学者。我来的过程当中一直想,我们这个会能够为中国和以色列在基础研发上的合作到底能做什么样的贡献?以色列的基础研究素质非常强,但是非常遗憾,我很惊讶地发现,以色列目前在科研投入上非常不足,去年整个的投入大概在150亿美金左右,很多非常著名的科学家,他们的实验室都缺乏经费,我们国家去年整个的科研投入大概4500亿美金,中国现在可能拥有全世界最好的实验室,这是我们能不能把以色列最强的大脑和我们中国最好的实验条件,最低成本的实验人员结合起来,在基础科学上形成重大的突破。

阿龙是以色列第一次诺贝尔获奖者,在诺奖的历史上,20%的获奖者是犹太科学家,其中在医学、物理、经济学上有非常大的比例。我想能不能把这些全球最强的大脑结合起来,中国的大数据结合起来,我们现在想针对的第一次战场就是乙肝。乙肝这病很奇妙,在欧洲,在美国没有人得,可能因为80年代发明了乙肝疫苗之后就绝迹了,只有中国乙肝患者存在,大概3000万左右。自从1996年引起了乙肝疫苗之后,新生儿已经免疫了,但是全球大概50万左右由于母婴阻断失败,大概每年新增50万左右。这个病在欧美没有,所以这个疾病只能留给中国人自己去解决。我们能不能把今天这么多全球最顶级的科学头脑和中国优秀的条件,能不能和中国的应用场景结合起来,我觉得这个可能是我们诺奖峰会高端平台能够为中国新药研发带来的福音。

张自然:感谢陈总的美好畅想,今天的大会为陈总的美好畅想提供了一个舞台。今天我们还邀请了一位来自于德国的生物化学家,托马斯·苏德霍夫,问一下:我们的药物发现也好,药物研发也好,最终为临床服务,同时我们临床的需求也为我们药物发现和药物研究提供了发现,和我们现在所提倡的以患者为中心转变的过程当中,这个过程当中,结合您的经验,给我们中国的药物科学家一些美好的建议,在今后的药物研发和药物发现过程当中,如何更多的和临床接轨,在双方的碰撞当中,能够获得更好的药物研发的思维,更快地为临床服务?

托马斯·苏德霍夫(Thomas Südhof):首先,我住在美国,虽然我出生在德国。我觉得谈到您刚才问的这个问题,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我想说,我们看到的研究和新药品研发,这样的一个关系,我觉得研究本身要找到靶向,这是非常重要的。我们谈到这个直接的药物研发,比如说我举一个例子,在斯坦福大学,有一道防火墙,它告诉我们,我们不能紧密地推动研究和产业之间的紧密的联系,这是我们主席所推动的。所以我觉得这个行业和大学还有服务行业必须整合在一起,我觉得这可能对这个行业也不好,对研究机构也不好,对大学也不好,我觉得我们必须要去发现东西,我们必须要开放的,应该要打破这样的一个壁垒,这样的话行业可以去开发新药,研究机构也可以开发新药,我们经常和药物开发的公司进行项目的研究和合作,但是它可能和我们的研究没有太大的关系,这我国觉得这是两方面的问题,这是属于利益的冲突,第二个原因可能是因为这个研究必须是直接地我们的知识联结在一起,和应用并没有很大的关系,有一定利益的冲突。也许有人不同意我的观点,很多人认为大学和行业必须要产生更多的连接,但我的观点并非如此。

张自然:这个对我们正在进行的药物研发,一开始给了我们很好的一个提示,基础科学、药物发现最终是为产业、患者服务的,但是它有了自己的发展规律,过早地影响它的。深圳这片沃土上是创新的,我们国家这两年特别讲究创新,创新科学和基础科学最终为老百姓服务,我们应该适用这种规律,不要为了过早的应用而影响发展,最终我们会朝着一个共同的目标,谢谢。

今天我们有幸请来了一个重磅的企业家,就是洪浩先生。洪浩先生是中国很早期的留美的药物科学家,应该是中国医药界上市公司的老板,他研究的是世界排前20位的大型跨过企业服务,与国内接触相对较好,他所做的技术都是以联系反应为代表的绿色制药技术,我们中国的产业尤其是医药产业也正在转型升级,同时洪浩董事长的企业也正在把国外的一些技术和经验引进我们国内,为中国的医药产业、医药研发做出更多的贡献,他是世界著名的CDMO公司,有请洪董事长讲一下,您这些年企业积累的经验为今后国内的企业发展如何助力?

洪浩:说起来惭愧,我不懂药物开发,更不懂前沿的医学研究,我们是做什么呢?主持人提到了,20年前回来办这个公司也是希望能够把自己所学应用到整个的制药的技术开发上面。对于国内的制药技术甚至包括国内的制药技术,要求很大尤其目前的环境之下是需要??我们自己来讲,20年前开始,博士80多人,硕士50多人,大家可能问,我既然是制作企业,我为什么需要这么多的高端人才?因为我们也是要集中在制药技术上的开发,已经10多年了,我们持续投入每年的销售的8—10。新的制药技术。从我个人来说,我认为不只是小分子的制药技术,很多非常高能量高的试剂都是属于安全性非常不可靠的。如何把这些东西引入到生产中来,能够解决在生产中的安全问题,同时充分利用这些降低成本,降低环境污染。我觉得这可能不光是在中国,全世界任何一个小分子药出现的时候都会有这个问题存在。确实在这方面投入很大,同时也取得了成绩。小分子方面,每年大概170个专利,20%是国际专利,这些东西逐渐应用到了整个的生产中间,这也是可能我们这个公司在目前来讲,在国际上CDMO公司中间占到一席之位,其实昨天下午刚刚结束。大家主要讨论的是如何把绿色化学,如果更精确地来讲,就是连续性反应和生物催化应用到制药业生产的中间。50年前,一个诺贝尔奖发现了2+2的光化学反应,但今天我们是唯一一个把它放到工业生产中国去的,做成了设备。这种连续性反应基本解决了这些问题,作为一个连续性反应,确实能够解决安全问题。我们现在解决了70%非常不安全的一些化学反应,把这些东西应用到工业生产中间去,而且我们现在大约有40%的原料生产,我们已经进入了连续性反应。其实这些东西当我们使用了之后我们发现,第一个解决了安全的问题,第二个大幅度解决了环保问题,减少到30%—40%,更多的减少到原来的10%—20%。像生物化学反应是很长时间的东西了,但中间有很多发酵的问题,都是连续性的,都是大幅度地减少了膳费。所以这就是为什么这么多年,大的制药公司也好,小的制药公司也好,你这个原料出现了问题,或者说出现了安全生产的问题。所以这个要回到在中国制药界的应用。大家都知道环保是中国的一大难题,我觉得如果不用一些颠覆性的技术,彻底改变原料的原料的生产,这个难题是很难克服的,如果这个问题克服不了,全世界都没有原料可用。第三个,争取从多方面降低成本,对社会有所贡献。所以我们这么多年投入主要成为绿色化学。

谈到最后一个问题,对国内的贡献,以为MAH执行地比较晚,2017年我们可能介入了17%,在481个项目中间,到目前为止,我们可能有24.5%的项目是我们来做,四分之一弱一点。我讲的是小分子,大分子来讲,起步比较晚,商业化谁来付这笔钱,所以现在大分子上一定程度上平衡了,过不去了,你可以做连续性的过滤、处理,可以最高达到40克,所以已经做出比例了,我们大规模地投入这一点。我个人认为,新药开发可以有各种各样的方向,借助新的前沿的研究,但是作为制药企业,可能你首先保障安全环保之后,你这个技术才有实际的意义,所以这就是我为什么呼吁第一排能够对我们制药企业多支持支持,让中国的整个制药企业在技术方面有一个颠覆性的变化,所以我们下面专门成立了一个公司,这个公司把我们的技术放进去,看我们能不能做点什么?

张自然:德国的生物物理学家,厄温·内尔先生,1991年获得诺贝尔奖,是我想问一下,不光中国,包括全世界,药物研发,药物发现越来越困难,在这个过程当中更要借助交叉学科,像现在的技术用的是我们医药学的交叉过程当中也起到了很多的成绩,现在科技发达很快,这个过程当中,如何用新兴的科学来促进我们药物发现的发展?

厄温·内尔(Erwin Neher):其实我不是一个医学的博士,我也不是一个药物学家,我是一位物理学家。我在我的博士论文当中我已经对于这个领域非常感兴趣,我想告诉你的是,我想要回到之前的这个话题,真正的创新方面的突破是来自于技术研究,这其实并不是一直接的过程,当我们开始了解离子通道的问题,我们想的问题是这个过程的原理具体是什么?在生物膜当中的作用到底是什么?而这个是在1975年到1980年代发生的一个事情,我想强调的是这 需要时间,可能需要30—40年,一个基础研究的成果才会传转化成为应用,转化为要新药的研发成果。我回答您问题其中的一个方面,我们怎么样能够让新药开发更有效率?结果是,其中的一种通道,我们在心脏中发现了一个离子通道,看起来像是一种分子,可以吸引各式各样的物质,无论是它的特性还是怎么样,但是结果我们发现这个通道只有在某种特定的情况才会被激活,它的激活会导致另外一种疾病的产生。有很多的分子,我们也为此开发了很多的药,但是这些药物在临床实验当中失败了,因为我们发现的这个药,对于心脏的信号通道是有抑制作用的,所以美国的食品药监局做了一个规定,所有的分子都必须要测试后才能够使用,要通过一种特定的方式去检测、了解它对于心脏通道的副作用是什么。这其实也是一个对于药物安全方面非常重要的一个贡献,当然它也是一种限制。这是希望我们把研究结果转向临床实验的过程当中先去做一些测试,那现在FDA已经在一个更广泛的测试当中去合作,我们不仅在看刚才提到的这个信号通道,我们也希望寻找更多的信号通道,希望能够开发一种测试手段,用一些技术来保护这样的信号通道,了解这些信号通道的作用,不让它对心脏产生副作用。

先对于理论模型进行完全的测试才把它放到临床测试当中,而这样的想法当然也会使我们对于开发新药的测试手段有了新一步的进展,我认为是一个很好的进展,它会让我们开发新药的成本降低,回到我们刚才讨论的这个话题当中,我认为,对于离子通道的基础研究,其实给我们展现了几个非常有前景的制药目的和方向,这些通道我们在免疫系统当中也发现了被激活的通道,它在淋巴系统当中有一定的影响,可以调控我们的免疫反应,那这些通道,其实人类科学家很长时间已经发现了对于这种信号通道的研究已经有了很长的一段时间,而对于我们新药的研发当中是有一点贡献的,我们也可以结合中医的理论,当然我认可中医的智慧,中医他不是单一作用的,他是从整体、全局上发挥作用。他不会让我们止步不前,我们要了解中药成分的重要性和靶向的重要性,它不会阻止我们向前,复方药物的活性,我觉得我们存在很多的机会,对于制药行业来说,不管是传统的中医药、中草药以及中国的制高行业,都存在很多的机会,他们可以利用这样的机会,用新的支持和技术可以通过离子通道的角度进行新的探索。

张自然:离子通道的对我们的新药研发有很大的启发,科学是相通的。中国的药物研发已经开启了好几年,也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和我们的动态医保, 我们的补偿专利系列的保驾护航之下,万事俱备,已经不欠东风,尤其是我们今天的会议,在大湾区召开,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借着这个东风,在各位专家的指导下为我们今天的会议带来更好的启发,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中国的制药的企业,发现更多的新药,发现更多有临床价值的新药为中国的老百姓,为全球的健康服务。

資料來源



月旦系列雜誌

月旦知識庫

月旦品評家



數位整合服務
產品服務
讀者服務專線:+886-2-23756688   傳真:+886-2-23318496   地址:臺北市館前路28號7樓

Copyright © 元照出版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禁止轉貼節錄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