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討主題
法律規範以保障勞動者權益為核心,然在職場中性騷擾、霸凌或通勤災害等爭議,往往涉及權利義務的界限模糊。此時,必須結合法學理論與實務操作進行詮釋,方能在民事、行政乃至刑事領域達到法律治理目的。
焦點話題探討雇主之保護義務、性騷擾防治機制、通勤災害認定標準,以及微型企業下「期待可能性」理論之適用,並結合司法判例與學說見解,簡介制度現況、判決評析及國際比較趨勢。此不僅提供學界與法界專業人士實務參考,更有助於企業與社會大眾完整理解勞動法下之職場安全與平等圖像。
推薦影音
任選兩場1,399元,三場1,999元 ▹▸立即購
講座議題
講者
職場性騷擾、性別騷擾之法律定義和認定梳理職場性騷擾之類型,並探討認定標準與理念、法律處罰之差異,呈現制度界限與理論發展。
侯岳宏、古嘉諄、徐頌雅、陳錦隆、郭玲惠、傅柏翔
職場性騷擾之雇主責任與立即有效糾正補救措施探討雇主在職場性騷擾事件中的保護義務,涵蓋預防機制、救濟措施、調職處分、申訴程序與雙方權益保障。
侯岳宏、郭玲惠、鄭津津
職場性騷擾之申訴與救濟程序解析職場性騷擾之申訴與行政、民事救濟責任,並探討性平三法交錯適用下的制度困境與實務挑戰。
傅柏翔、侯岳宏、王如玄
論微型企業雇主之性騷擾防治義務探討微型企業雇主之防治義務,說明修法降低規範密度,並以「期待可能性」理論平衡個案義務與正義。
林慶郎、高愈杰
職業災害──臺灣臺北地方法院108年度簡字第86號判決評析探討居家工作下雇主之設備責任與職災認定,聚焦監督評估義務與提供設備所致災害,釐清勞基法適用範圍。
林宇力
霸凌之認定解析士林地院105年度勞訴字76號判決,提出職場霸凌之判斷基準,強調行為態樣、頻率、人數與社會通念之綜合考量。
邱冠喬
通勤災害規範原理的思辨透過介紹通勤災害之定義與保險給付要件,探討其與職業災害的差異及司法見解分歧,並引入德國法比較以深化思辨。
陳建文
勞保職災給付及勞基法職災補償於通勤職災之實務趨勢介紹職業災害與通勤災害之規範體系,探討通勤災害是否屬勞基法第59條職災,並分析實務要件與司法見解。
葛百鈴
相關書籍
任選三本85折 ▹▸立即購
-
勞動法理與法院判決之對話輝映(一)
臺北大學法律學院勞動法研究中心 主編
-
當前勞動法與企業實務之對話
臺北大學法律學院勞動法研究中心 主編
-
勞動法文獻研究第二冊
臺北大學法律學院勞動法研究中心 主編
-
勞動法文獻研究──理解、分析與重構
臺北大學法律學院勞動法研究中心 主編
-
勞動基準法釋義
臺灣勞動法學會 主編
-
社會變遷下勞動法、法院與實務之調適
臺北大學法律學院勞動法研究中心 主編
-
勞動基準法實務爭點
臺灣勞動法學會 主編
-
職場與法律
鄭津津
-
勞動基本權與勞動法
劉士豪
焦點議題
知識庫購點優惠▹▸立即購
文章主題
期刊
月旦法學雜誌
第365期裁判時報
第149期性別平等工作法與性騷擾防治法之修正評析──以雇主之工作場所性騷擾防治、糾正與補救措施義務為中心/沈以軒.林晉源
月旦律評
第22期月旦律評
第19期月旦法學雜誌
第222期月旦法學教室
第246期ESG浪潮下企業之職場霸凌防治義務──從ILO 190號公約談起/徐婉寧
月旦法學雜誌
第356期月旦法學雜誌
第338期裁判時報
第142期裁判時報
第119期月旦實務選評
第2期月旦法學教室
第26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