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射年輕血液可回春?美國一項人體試驗引發爭議

文章發表:2016/12/28

月旦編輯部編譯

壹、議題概要*

根據2014年一研究指出,在年老鼠體內注射年輕老鼠的血漿後能改善其記憶與學習能力。鑒於這項研究的其啟發,Ambrosia公司發起美國第一件將此試驗應用於健康人體執行之臨床測試,針對年輕血液抗老化能力試驗,需支付8,000美金才能參與。此試驗預計徵招600個35歲以上的受試者,他們將接受25歲以下年輕人的血漿注射,並於注射前後的一個月,將其血液樣本送往實驗室,進行超過100種生物標記分析,包括:血紅素濃度與發炎因子等。

此種向受試者索取金額的行為,以及實驗本身設計缺乏科學嚴謹性,引發不少專家與學者疑慮。然而,這項試驗依舊引起諸多人的興趣,尤其是一些希望讓自己變年輕的富豪更是關注。據稱此試驗最快將於今年(2016年)8月開始執行。

貳、討論與分析

從古至今,長生不老一直是人類追尋的願望,自古代煉丹術士至現代科學家,都渴望找到永保青春的方法。20世紀起,因醫學隨著科學進步產生了巨大進展,對人體未解之謎的好奇心,促使人們將注目焦點置於更深入的分子層次機制,也因此驅動諸多實驗方法發明。舉例來說,仿生學領域中的駢體生活(parabiosis)即為此時期曾短暫流行之實驗方法,其主要是運用手術將兩隻老鼠的皮膚縫合,並觀察老鼠傷口自然修復過程中,所形成的連接兩鼠之新血管之變化,透過二隻老鼠的血液循環系統相融合,以了解不同個體血液成分對組織的影響。

而在抗老化試驗方面,也有學者受仿生學概念之啟發,其將年老老鼠與年輕老鼠血液循環系統相連,並觀察產生之作用與影響。例如,1960年的研究發現,年老老鼠骨質密度透過循環系統相連後,變得與年輕老鼠類似1;1972年加州大學的實驗則發現,年老老鼠因可與年輕老鼠的循環系統相接,而比控制組多活4~5個月2,這些研究隱隱顯示著年輕血液或許具有抗老化與延長壽命之能力。

然而在當時的時空背景與技術未臻成熟之情況下,如此前衛的實驗方法往往易導致實驗老鼠的高死亡率,駢體實驗於是逐漸式微且淡出研究之路。直到21世紀,幹細胞研究成為全球注目的焦點之後,再次將細胞分裂、抗衰老等議題推向研究舞臺,科學家亦紛紛試圖找出「為何老化在全身所有組織上同時發生?」的答案。因此猜測血液中必定具有某種統合與掌握老化之關鍵。於是昔日被戲稱為「吸血鬼療法」的駢體實驗再度變得炙手可熱,同時分子生物學的長足發展也讓科學家對此一議題有了更深入的發現,簡單的說,即是:年輕老鼠血液可透過讓年老老鼠的幹細胞重新分裂之步驟,進而促使年老老鼠肌肉、肝臟與腦部等細胞進行重建3;Notch細胞訊息傳遞路徑(Notch signaling)能誘發肌肉細胞活化分裂、轉化生長因子-β細胞訊息傳遞路徑(TGF-β pathway)則具抑制肌肉細胞分裂作用4;催產素(Oxytocin)具有活化肌肉幹細胞之能力等研究成果5。此一系列相關研究中最受人矚目的成果,則非2014年哈佛大學(Harvard University)Amy Wagers所領導的幹細胞研究團隊莫屬,在這份研究報告的結果中,除指出6, 7以駢體試驗連接年輕與年老老鼠血液循環系統後,年老老鼠之肌肉、心臟、腦或其他器官等,皆能透過年輕老鼠血液得到益處之外,同時更篩選出可能在此現象中扮演重要角色之蛋白質因子——生長分化因子-11(GDF-11),雖然其後陸續研究者對此結果提出質疑8,但眾多媒體與報導仍將GDF-11視為「抗衰老蛋白」與「返老還童蛋白」。

史丹佛大學(Stanford University)團隊也進行相關實驗發現9,只要在年老老鼠身上重複注射年輕老鼠血漿,就可簡單取代駢體實驗而獲得相同效果。此結果之後被Wyss-Coray應用於其創立的Alkahest公司,並應用於18位50歲以上的阿茲海默症(Alzheimer’sdisease, AD)患者注射年輕血漿研究10,其目的不僅是測試這項方法的安全性,同時也希望評估是否能改善患者認知功能與其他症狀。此外,南韓也正進行臍帶血是否能治療老化症狀之相關研究11

抗衰老研究仍持續進行,但尚有諸多謎題有待解答,然而此一風氣已帶動無限商機,並正打算投入市場,好比早已充斥氾濫於美國之未核可,卻號稱能回春之幹細胞診所12。相較之下,輸血成本更低、更易被濫用。從事實面來說,年輕者的血漿只能幫助年老組織修復與功能重建,並非是真的可讓組織變回年輕狀態,因此被預期可幫助老人之手術恢復或治療退化性疾病,但目前仍然沒有實證研究顯示年輕血漿可延長壽命。近20年來,雖有許多針對抗氧化方面而進行的抗衰老研究,如卡路里限制飲食、食用白藜蘆醇(resveratrol)、端粒酶(Telomerase)限制、雷帕黴素(rapamycin)應用等,但只有卡路里限制飲食與雷帕黴素應用對多種哺乳類細胞皆具抗老化作用,就對於「人」而言,卡路里限制飲食在靈長目動物具反效果;雷帕黴素具毒性,因此至今仍無法成為人類有效之抗老化療法13

另一方面,Ambrosia公司預期進行注射年輕血漿之人體試驗的最大爭議,在於「目前並無可靠臨床證據指出這項療法對人體有益,此基本上是濫用人們信任與大眾對此之興奮以達成目的。」特別是於現階段血漿注射來說,因無法確認血漿中主導抗衰老機制,且長時的療程是否造成幹細胞過度活化而演變為癌症之機轉也一無所知,更何況此人體試驗徵招的受試者是「35歲以上」正常人,不是受退化性疾病所苦的病患,那又怎麼能檢視血漿注射的「抗老化」效果呢?此外,此項人體實驗並未設置安慰劑組(控制組),實在難以獲得客觀數據。

又因輸血是發展成熟的標準療法,而非「新療法」,因此無須通過FDA核可,導致政府無法可管。就像是一些營利性質的「幹細胞診所」所言,自體細胞不是新藥物,且多數提供幹細胞療法的診所,是使用病人本身的脂肪組織或骨髓取得之自體細胞。自體細胞過去並不被視為藥物,故不需受FDA審核,向來屬於管理的灰色地帶。直到2014年10月FDA才提出管理指引草案,但仍僅需送往商業型倫理審查委員會審核,且於美國國衛院NIH營運網站ClinacalTrial.gov註冊。

ClinicalTrial.gov為美國最大且廣為人知的公開臨床試驗資訊來源,其將近有220000筆註冊資料,但網站本身並未審查這些試驗內容,也不曾要求執行者列出參與費用。當民眾看到網站是由政府營運,自然會認為其上登記的試驗是具公信力,同時也受政府認可,事實的真相卻是,其已被許多營利性質的療法悄然占據,不少民眾在報名後才發現試驗會向受試者收費14。必須正視的另一問題是網站的聲明中,也指出此僅為資訊交流平臺,政府並不對其上任何試驗背書,偏偏許多生技公司仍以「在NIH的網站註冊」宣稱自己的合理性,企圖混淆民眾視聽。15

美國生技產業發展蓬勃,目前已呈現現行律法無法跟上科技發展速度之情形,政府正致力於加快立法速度。而臺灣在生技研發或立法方面,往往跟隨美、日腳步,對於人體試驗態度亦相對保守許多,除限制非教學醫院不得執行外,同時也規定不得向受試者收取費用16。但從對利益追求的視角來說,舉世皆然。臺灣隨處可見假借尚未成定論的研究報告,以誇大療效的生技產品廣告,甚至諸多醫美診所私行未經核准的幹細胞療法,導致亂象叢生。假使媒體再以「注射年輕血液能抗老回春」等聳動標題做出報導,而未詳述其研究內容,是否會有更多不法業者因商機所趨而加以利用呢?過度嚴格的審核,限制了科技發展之速度,但不加以限制的發展,則將造成危險,如何在限制與不限制的規範中取得平衡,是世界各國政府即將面臨的一大難題。

參、延伸閱讀

  1. 李銘杰、劉宏恩,論我國生物醫學研究者利益衝突管制——以研究者利益衝突之揭露制度為中心,台灣公共衛生雜誌,35卷3期,2016年6月,239-244頁。
  2. 陳仲嶙,評人體研究法的倫理審查機制——憲法疑義與修正建議,政大法學評論,143期,2015年12月,191-237頁。
  3. 林志六,提升研究倫理審查效率——衛生福利部C-IRB機制之現況與未來,醫療品質雜誌,7卷6期,2013年11月,35-37頁。
  4. 陸翔寧、高忠漢、范國棟,人體研究「得免」倫理審查之吾見,臺灣醫界,56卷9期,2013年9月,51-55頁。

註釋

  • Jocelyn Kaiser, Young Blood Anti Aging Trial Raises Questions, SCIENCE, 01/08/2016, http://www.sciencemag.org/news/2016/08/young-blood-antiaging-trial-raises-questions?utm_source=sciencemagazine&utm_medium=facebook-text&utm_campaign=youngblood-6228 返回內文
  1. Horrington, E. M., Pope, F., Lunsford, W. & McCay, C. M., Age Changes in the Bones, Blood Pressure, and Diseases of Rats in Parabiosis, 4 GERONTOLOGIA 21-31 (1960). 返回內文
  2. Ludwig, F. C. & Elashoff, R. M., Mortality in Syngenic Rat Parabionts of Different Chronological Age, 34 TRANS NEW YORK ACAD. SCI. 582-587 (1972). 返回內文
  3. Conboy, I. M. et al. Nature 433, 760-764 (2005). 返回內文
  4. Carlson, M. E., Hsu, M. & Conboy, I. M., Rejuvenation of Aged Progenitor Cells by Exposure to a Young Systemic Environment, 454 NATURE 528-532 (2008). 返回內文
  5. Christian Elabd, Wendy Cousin, Pavan Upadhyayula, Robert Y. Chen, Marc S. Chooljian, Ju Li, Sunny Kung, Kevin P. Jiang, & Irina M. Conboy, Oxytocin Is an Age-Specific Circulating Hormone That Is Necessary for Muscle Maintenance and Regeneration, 5 NATURE COMMUN 4082 (2014). 返回內文
  6. Francesco S. Loffredo, Matthew L. Steinhauser, Steven M. Jay, Joseph Gannon, James R. Pancoast, Pratyusha Yalamanchi, Manisha Sinha, Claudia Dall’Osso, Danika Khong, Jennifer L. Shadrach, Christine M. Miller, Britta S. Singer, Alex Stewart, Nikolaos Psychogios, Robert E. Gerszten, Adam J. Hartigan, Mi-Jeong Kim, Thomas Serwold, Amy J. Wagers, & Richard T. Lee, Growth Differentiation Factor 11 Is a Circulating Factor that Reverses Age-Related Cardiac Hypertrophy, 153(4) CELL 828-839 (2013); 返回內文
  7. Manisha Sinha, Young C. Jang, Juhyun Oh, Danika Khong, Elizabeth Y. Wu, Rohan Manohar, Christine Miller, Samuel G. Regalado, Francesco S. Loffredo, James R. Pancoast, Michael F. Hirshman, Jessica Lebowitz, Jennifer L. Shadrach, Massimiliano Cerletti, Mi-Jeong Kim, Thomas Serwold, Laurie J. Goodyear, Bernard Rosner, Richard T. Lee, & Amy J. Wagers, Restoring Systemic GDF11 Levels Reverses Age-Related Dysfunction in Mouse Skeletal Muscle, 344 SCIENCE 649-652 (2014). 返回內文
  8. Sara Reardon, ‘Young Blood’ Anti-Ageing Mechanism Called Into Question, 19/05/2015, NATURE, http://www.nature.com/news/young-blood-anti-ageing-mechanism-called-into-question-1.17583 返回內文
  9. Saul A Villeda, Kristopher E Plambeck, Jinte Middeldorp, Joseph M Castellano, Kira I Mosher, Jian Luo, Lucas K Smith, Gregor Bieri, Karin Lin, Daniela Berdnik, Rafael Wabl, Joe Udeochu, Elizabeth G Wheatley, Bende Zou, Danielle A Simmons, Xinmin S Xie, Frank M Longo, & Tony Wyss-Coray, Young Blood Reverses Age-Related Impairments in Cognitive Function and Synaptic Plasticity in Mice, 20 NATURE MED. 659-663 (2014). 返回內文
  10. U.S. 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The PLasma for Alzheimer SymptoM Amelioration (PLASMA) Study (PLASMA), https://clinicaltrials.gov/ct2/show/NCT02256306 返回內文
  11. U.S. 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Clinical Trial to Evaluate the Potential Efficacy and Safety of Human Umbilical Cord Blood and Plasma, https://clinicaltrials.gov/ct2/show/NCT02418013 返回內文
  12. Amrith Ramkumar, Stem Cell Clinics Selling Risky Treatments Explode Across the U.S. http://www.bloomberg.com/news/articles/2016-06-30/stem-cell-clinics-selling-risky-treatments-explode-across-the-u-s 返回內文
  13. Megan Scudellari, Ageing Research: Blood to Blood, 517 NATURE 426-429 (2015). 返回內文
  14. Emily Bazar, Want to enroll in a clinical trial? NIH database is huge — but lacks a few key details, https://www.washingtonpost.com/national/health-science/want-to-enroll-in-a-clinical-trial-nih-database-is-huge-but-lacks-a-few-key-details/2016/07/26/52e5eda8-4518-11e6-88d0-6adee48be8bc_story.html 返回內文
  15. U.S. 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Terms and Conditions, https://clinicaltrials.gov/ct2/about-site/terms-conditions 返回內文
  16. 醫療法第56 條:「為提高國內醫療技術水準及醫療,或預防疾病上之需要,教學醫院經擬定計畫,報請中央衛生主管機關核准,或經中央衛生主管機關委託者,得施行人體試驗。第78條:非教學醫院不得施行人體試驗。但醫療機構有特殊專長,經中央主管機關同意者,得準用前項規定。人體試驗管理辦法第11條:醫療機構不得向受試者收取人體試驗有關之任何費用。」 返回內文


月旦系列雜誌

月旦知識庫

月旦品評家



數位整合服務
產品服務
讀者服務專線:+886-2-23756688   傳真:+886-2-23318496   地址:臺北市館前路28號7樓

Copyright © 元照出版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禁止轉貼節錄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