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屆中國法務(司法)會計學術研討會
台灣的鑑識會計(Forensic Accounting),在大陸有二個名稱:「法務會計」與「司法會計」,法務會計和司法會計是同一種技術學科在不同法律體系下的不同實現與發展,二者的本質是一致的。在大陸,近年來,關於法務會計的理論與實務的研究逐漸被重視。中國法務(司法)會計學術研討會雖然已經第十屆,但與西方國家相比,在法務會計的職業化、服務領域等方面的理論認識和實踐,相距甚遠,與會者都認為還需不斷努力與進步。
本次研討會2018年7月底在四川成都舉行,共收到29篇論文,有來自法院、檢調的一線工作者;法學院、經管學院的教授學者;會計師事務所、律師事務所、司法鑑定機構一線工作者;公司法務、內部稽核與財務部門工作者。足以可見,有不少人努力在推動著法務會計(鑑識會計)的理論發展與實務的執行。
大陸鑑識會計(法務會計)人才培養的現況
鑑識會計(法務會計)是一門新興職業,目前在大陸已有部分高校在專科、本科、碩士研究生開展法學與會計學相融合的法務會計複合型人才培養。由南京審計大學何欣容與沈玲的論文中可知,南京審計大學的法務會計人才培養數量佔全國之首,創辦於2008年,自2011年起每年招生規模保持在四個班200名左右的學生,2012年首屆畢業生就業率100%,近三年就業率也都在97%以上,任職的職位也相對較高。南京審計大學法務會計專業發展方向設立的宗旨,是培養系統掌握法學、會計學、審計學等學科基本理論知識、同時具有相關實踐技能的複合型、應用性卓越法律人才。
甘肅政法學院教授杜永奎老師指出,大陸法務會計在職培訓有二種方式,一是在法務會計教育比較成功的高校成立在職培訓機構,對現有從業者進行法務會計相關知識培訓;二是大力推廣法務會計師資格認證制度,考生經過系統學習並通過規定課程的考試,即可申請獲得法務會計師從業資格證,具備從業條件。此種訓練模式,有助於快速緩解法務會計人才匱乏的現狀。
會計專家輔助人意見
大陸在2013年起在《民事訴訟法》和《刑事訴訟法》中引進專家輔助人制度,以彌補現行鑑定制度不足。專家輔助人制度在保障當事人舉證權、幫助法官裁決專門性問題等發揮了重要作用。江西財經大學會計發展研究中心的楊書懷教授以註冊會計師參與訴訟、擔任會計專家輔助人的個案分析,認為在許多涉及複雜財務會計問題的經濟案件中,發揮著愈來愈重要的司法輔助作用。儘管專家輔助人受當事人聘請提供訴訟支持,並由當事人支付報酬,難免會存在利益傾向性。但,專家輔助人發表的意見仍非法定證據,係代表控辯雙方的意見,不具有獨立地位,尚不能作為定案證據使用,當事人不可能重金聘請專家輔助人為自己打贏官司。在大陸對專家輔助人的功能作用和訴訟地位的限制,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專家輔助人不可能從〝科學代言人〞淪為〝當事人的槍手〞。
簡單提出大陸法務會計發展近況,以作為台灣各單位發展鑑識會計之參考。其實仍有許多相關議題值得探討與研究,認識大陸法務會計,拉近兩岸法務會計距離,以協助台灣鑑識會計業務快速延伸至大陸等華人市場。

知識庫
- 吳佳翰、劉婉蓉,淺談企業舞弊偵防,月旦會計實務研究,1期,2018年1月。
- 陳麗秀,鑑識會計知多少,月旦會計實務研究,2期,2018年2月。
- 鄭桂蕙,鑑識會計開門──從會計師影片談起,月旦會計實務研究,0期,2017年11月。
- 廖大穎、張進德,健全公司治理的鑑識會計──從證券交易法第一五七條之一重大消息成立時點談起,月旦法學雜誌,246期,2015年1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