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2024/11/01
以人權為重點來處理醫療衛生議題的方法現已得到廣泛的認可,但有個醫療法的特定面向卻經常迴避人權焦點:醫療疏失。當診斷和治療的注意義務仍受傳統侵權法管轄時,依據博拉姆標準(Bolam test)(或甚至更細化的準則),這代表
2024/09/09
原告X為患者A(死亡時85歲)的繼承人,主張因被告醫院未能及早發現A的大腸癌,又怠於對癌症的追蹤觀察,延誤治療導致A因大腸癌轉移至肝臟死亡,以醫院負責人Y為被告,提出基於診療契約不履行的損害賠償訴訟
2024/04/03
被告Y身兼主治醫師及婦產科醫院負責人,因使用催產素(Oxytocin)及前列腺素(PGE2)兩種藥物對產婦(原告X1)進行催產,導致胎兒A罹患缺氧性腦病變,於4年後死亡。X1及其夫(原告X2)因而對Y提起損害賠償之訴,求
2022/12/05
原告X於1997年間被告Y經營的醫院接受子宮肌瘤手術時,術中有以輸卵管通氣法確認兩側的輸卵管並未阻塞,惟醫師誤將紗布遺留在子宮直腸窩處;1年後X開始進行多次人工生殖療程。
2021/03/08
原告X(女性,當時53歲)於被告Y醫院接受左、右腦之顱內動脈瘤栓塞術,X於手術後產生左上下肢身體障礙之後遺症,對此X主張被告Y醫院於手術適應症之判斷、手術之手技、兩次手術間隔的設定與術後的病情觀察等四點有注意義務之違反;


月旦品評家

月旦品評家



數位整合服務
產品服務
讀者服務專線:+886-2-23756688   傳真:+886-2-23318496   地址:臺北市館前路28號7樓

Copyright © 元照出版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禁止轉貼節錄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