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者觀點投書──給醫療人員的人工智慧簡短指南(全球瞭望)

文章發表:2022/03/01

陳怡君 編譯

壹、引言

在不遠的將來,人工智慧有望對醫學實踐及醫療保健造成相當程度的影響。當具有充分證據以佐證其醫療用途的實例僅僅是屈指可數時,肆意炒作與博人眼球的聳動標題空前盛況地出現在人們的眼前,也越來越多相關著作以學術文章、醫療政策報告、專業學會聲明或大眾媒體報導的形式出版(圖1)。

在過去幾十年,人工智慧被廣泛應用於大眾運輸、娛樂媒體及電腦資訊等不同產業:例如自動駕駛之載具、股市交易、社交平台和網路搜尋引擎。許多讀者在日常生活中也時常運用到這些搭載人工智慧的技術,例如Google地圖、自動導航系統、臉書、Instagram、LinkedIn或谷歌搜尋等五花八門的軟體。人工智慧確實在醫學、藥物設計、醫療保健服務有一定潛力,卻仍沒有足夠令人信服的證據讓醫學界及大眾接受此技術。人工智慧技術仍處於起步階段,相關研究一年比一年多,而將人工智慧應用於醫療領域的期刊文章、會議論壇、誤導人的新聞標題和學術解讀實在太多,如若能提供一份簡短且視覺化的指南,使得任何醫療人員都能應用於其職業生涯中,將會是大有助益。

人工智慧將在醫療保健服務中發揮幫助,這點毋庸置疑,且只有當醫療人員在過程中作為支持其知識基礎的引領者時,始能突破原先採用的限制。

因此,醫師能夠理解人工智慧背後運作的基本原理至關重要,除了能看破話術,並對話題背後的人工智慧研究及臨床有效性進行評估,更在看見人工智慧的巨大潛力外,也正視其侷限與挑戰。本文試圖為每一位醫師,在人工智慧的時代下,提供簡短、視覺化並易於消化的資訊及細節。

我們將介紹人工智慧的簡單定義、層級與模式、不同模式應用於醫療實例的區別,以及人工智慧潛在的利益、危險及挑戰,本文亦嘗試提出一個將人工智慧使用於日常醫療應用的未來願景.....

全文刊登於月旦醫事法報告,第59期:責任能力與精神鑑定實務  訂閱優惠


月旦系列雜誌

月旦知識庫

月旦品評家



數位整合服務
產品服務
讀者服務專線:+886-2-23756688   傳真:+886-2-23318496   地址:臺北市館前路28號7樓

Copyright © 元照出版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禁止轉貼節錄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