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入戲」到「出戲」──談醫患工作者如何從負面情緒中抽離(醫學人文)

文章發表:2022/04/25

萬曉君

壹、引言

談到《演員的自我修養》這本書,除表演科班出身之外,對於非專業的公眾,大家印象最深刻的應該是電影《喜劇之王》裡的小人物─尹天仇。在被人喝斥「連龍套都跑不好」的時候,他堅信「我是一個專業的演員」,每天看《演員的自我修養》,每天去學習、去改正、去嘗試、去表現。

這本書到底講了什麼?百度百科是這樣解釋的,《演員自我修養》是Stanislavski(俄國演員、導演、戲劇教育家、理論家)最為知名的代表作,是Stanislavski表演體系的精華,在世界範圍內產生了極大的影響。它系統總結「體驗派」戲劇理論,主張演員要沉浸在角色的情感之中,發掘和體驗每個角色經歷的情感瞬間,其實也就是我們平時所說的演員要能夠「入戲」。

貳、從「入戲」到「出戲」

「入戲」是演員一項基本職業技能。同樣,對於從事醫患協調工作的人員來說,迅速「入戲」,也是從事本職工作的一項基本技能。當一名患者來到醫患辦,暴跳如雷地向你討要說法,或向你哀怨地傾訴不滿的時候,我們都要「一秒入戲」,迅速進入角色,在患者或急或緩的描述中帶入情感。所謂「入戲」,當然不是讓醫患工作者去偽裝自己或誇張演繹,其本質是共情,即同理心。如果這件事是我遇到了會怎麼樣?我會是什麼樣的感受?我會有什麼訴求?我會想要怎麼樣的處理?透過這樣的「入戲」、共情,我們可以在最短的時間內摸清事情脈絡,釐清患者訴求,有的放矢地為患者解決問題,一般都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這也是筆者入職以來總結的,以最短時間解決問題的最佳方式。

但問題在於,演員有入戲,則必然有出戲,可遺憾的是,教科書裡沒有教演員如何出戲。沒有任何一本藝術類教科書中會像描述如何入戲那樣清楚直白地告訴演員如何出戲,也就是如何從上一個角色中抽離。當演員拿到一個劇本時,好的演員會迅速將自己帶入進去,彷彿自身就是劇本角色,情節就是自己的親身經歷,一顰一笑都要貼合角色。類似這樣的故事非常多,戲癡戲瘋子比比皆是。但是如果導演說了“cut”,或者劇本殺青了,演員卻不能從角色中抽離出來,那故事多半會向悲劇發展了。最典型的例子莫過於「哥哥」─張國榮,加上其本身有抑鬱症,最終厭世選擇跳樓。有人稱其是拍完《異度空間》後入戲太深,無法自拔;亦有人稱其深層次的根源是自《霸王別姬》後無法從程蝶衣的角色中抽離。然而,真相已隨之香消玉殞而無從查證,但可見從演藝事業長久發展來看,出戲比入戲更重要。

同樣,醫患工作者在處理糾紛投訴的過程中,接觸的大部分都是意外的、不良結局的事件,負能量的、充滿戾氣的情緒,攻擊性的、指責性的言語,以及不愉快的、矛盾焦灼的、衝突激烈的現場氛圍,以致醫患工作者帶入感太強、「入戲」太深、共情太久,很容易導致無法從負面情緒中抽離。而當負面情緒累積到一定程度,心理及生理都會受到惡劣的影響。因此,醫患工作者負面情緒的紓解,角色的抽離「出戲」,其實是一項自保的技能。

對於一家三級醫院來說,投訴和糾紛的接待量不是少數。投訴事件往往從結果導向上看,大部分可能會有一個相對圓滿的結局。但對於醫療糾紛案件,即使醫患工作者盡全力去積極的協調、處理,最終能夠雙方都非常滿意的實為少數。多數糾紛歷經協商、調解,甚至訴訟,漫長的週期耗費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仍免不了收到一個不盡如人意的結局。有時會讓醫患工作者自身都覺得難以接受,如芒在背,如鯁在喉;身心俱疲,無法抽離;情緒鬱結,無處排解。工作中,尤其是當連續接待投訴或連續發生糾紛時,個人受負面情緒的影響越強,個人的職業成就感越低,無力感越強。面對糾紛衝突,力不從心,無能為力,心中充滿焦躁和痛苦,甚至會情緒失控莫名其妙對同事或家人發脾氣。

某天,我在聽完一個老奶奶傾訴後,心中氣憤難當,送走她便準備要打電話痛斥那個被投訴的小護士。這時,主任看到我的狀態立即叫住了我,他看著我連說三遍:「出戲!出戲!出戲!」登時醍醐灌頂,是啊!情緒怎麼失控了呢?怎麼都沒核實事件真相便認定患者的描述呢?怎麼都沒想好如何溝通就要打電話指責呢?主任平時反覆強調:「緩事宜急幹,敏則有功;急事宜緩幹,忙則多錯。」此事是否該從角色中抽離出來急事緩辦呢?確實,是時候「出戲」了.....

全文刊登於月旦醫事法報告,第27期:善終與尊嚴──開啟病人自主的新篇章  訂閱優惠


月旦系列雜誌

月旦知識庫

月旦品評家



數位整合服務
產品服務
讀者服務專線:+886-2-23756688   傳真:+886-2-23318496   地址:臺北市館前路28號7樓

Copyright © 元照出版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禁止轉貼節錄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