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篇名 | 從泰山經營權案再訪主要營業或財產之判斷標準【月旦時論】 | |
|---|---|---|
| 英文篇名 | Reorganize the Rule of Essential Part of Company's Business or Assets-Focusing on Taisun Enterprise Takeover Contest | |
| 作者 | ||
| 閱讀核心 | 某項資產是否屬於「主要營業或財產」,決定該資產的處分是否須經股東會決議,攸關經營權戰爭之法律上的可行性及公司重大變更之程序。但單憑高財務占比並不足以構成「主要營業或財產」,因縱使資產或收益金額極高,公司如依營業常規處分該資產,將因此獲得可觀之對價用以改善財務結構或擴大營業規模,反而可能因此鞏固公司經營基礎。本文擬爬梳實務建立的判斷標準,從制度本質、商業運作等角度,提供具體判斷要素之參考,並討論泰山案可能的攻防重點。期拋磚引玉,為公司法§185標準的細緻化略盡棉薄之力。 | |
| 延伸學習 | 質、量分析說應可進一步就前者發展更為細緻之考量因素。公司法§185之「主要營業或財產」的判斷標準,就泰山處分全家超商股權案而言,無論以何說為判斷標準,單以財務角度來看,均不足以構成「主要營業或財產」;後續訴訟中,市場派如何向法院展示出售全家超商股份對泰山所造成「質的影響」,將是觀察重點。 | |
| 關鍵詞 | ||
| 刊名 | ||
| 期數 | ||
| 起訖頁 | 069-075 | |
| 出版單位 | ||
| DOI | ||
| QRCode |  | |
| 上一篇 | ||
| 下一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