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篇名 |
南山人壽債券資產重分類──投資虧錢可以不算嗎?【本月企劃】 | |
---|---|---|
英文篇名 |
Can Insurance Companies Conceal Capital Loss by Reclassifying Assets? Unusual Solution for Unusual Rate Hike | |
作者 | ||
閱讀核心 |
升息有助改善壽險財務體質,但現行會計準則僅認列資產金額減少,對負債金額減少視而不見,導致壽險有「報表上的淨值危機」,資產重分類是短期最簡便的方法,保戶權益也未受負面影響。長期可考慮修法,改採資本適足率單一指標來監管保險機構,以避免淨值波動過劇的困擾。基此,本文將探討:為何數家保險公司贊同此提議,金管會也從善如流?南山和其他壽險認列上千億元的評價損失,保戶權益會不會受損?筆者認為,美國升息對壽險業造成的衝擊有限,資產重分類雖不合會計學理,但實務上仍解決了深度監管下臺灣壽險業面對的會計難題,係為不錯的權宜之計。 | |
延伸學習 |
由於市場利率的變動,導致多家壽險公司的淨值大幅下跌,為避免這種情形持續發生,壽險公司於是提出了「資產重分類」的會計方法,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認為此舉並未影響保戶之權益,此乃是最為簡便的方法,因而同意此一做法,但卻有治標不治本之嫌。而利率的下跌與壽險公司淨值之關聯性為何?資產重分類的理論依據為何?真的是能解決壽險公司淨值大幅下跌的良藥嗎?本文將有精闢的論述與解讀。 | |
關鍵詞 | ||
刊名 | ||
期數 | ||
起訖頁 |
018-023 | |
出版單位 | ||
DOI | ||
QRCode |
| |
上一篇 | ||
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