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旦會計財稅網

稅法歷期

遺產稅各項證明書上人別登載實務案例研析

遺產稅的完稅證明上,載有被繼承人及繼承人之人別資料,若有遺囑則另外載有遺囑執行人及受遺贈人之人別資料。人別之登載雖屬實務運作之細節,但卻有許多值得注意之處。本文以下先簡介人別資料之確認及登載,再說明人別登載錯誤時之更正程序,接續說明現行實務為人別登載時,可能與土地法及個資法產生之衝突,最後以幾則實務案例說明人別登載之爭議。

綠能轉型關鍵時刻──臺灣的下一步

臺灣的再生能源發展雖於近年來取得顯著進展,但仍面臨諸多挑戰與限制。根據台電公司(2024)統計,截至2023年底,臺灣的再生能源裝置容量已達17,956千瓩,其中太陽光電占最大比例,約為12,418千瓩,而風力發電達2,678千瓩,水力發電則維持在2,104千瓩。

遺產稅中投資項目之案例研析

隨著時代的更迭及科技的發展,一般民眾投資股票的便利性大幅上升,很多被繼承人的遺產或多或少都有投資項目,由於金融商品推陳出新,因此遺產相關議題的討論有其重要性存在。本文旨在整理遺產稅中實務上常見的投資項目案例,期望能藉由本文之整理,使遺產稅申報工作更為順利。

商法歷期

平均地權條例子法施行後之相關疑義探討──以例外許可可轉讓之公告為中心

2023年平均地權條例第47條之4修正限制預售屋及新建成屋之轉售,並於同年7月開始實施。立法意旨主要在於防止預售屋簽訂預約單後加價以換約轉售進行炒作牟利。但為緩和新法恐不當限制「非屬短期炒作之正當事由轉售」,於是在平均地權條例第47條之4中訂有除外情形,如轉售屬於「直系血親或二親等內旁系血親」間得讓與或轉售,以及經中央主管機關「公告許可」之情形不在此限。

虛擬貨幣與違法吸金──近期判決實務整理

過去數年來,隨著虛擬貨幣在商業上接受度提高,以及區塊鏈所表彰的去中心化金融(DeFi)概念逐漸被更多人所接受,許多投資人將目光轉向加密貨幣作為對抗傳統金融市場不確定性的手段,在各項因素的共同推動下,虛擬貨幣經歷了非常快速的增長和波動。

經濟歷期

外國企業來臺投資半導體產業補助之法令介紹與評析

臺灣半導體產業的發展,已是世界有目共睹。在電動車、智慧型手機、人工智慧等技術高速發展的近年,臺灣半導體產業各項優勢,例如產業群聚優勢、產業鏈之完備以及研發人力的充足等,均對外國企業產生高度投資吸引力。

初論平均地權條例修正影響──六都預售屋房市趨勢探討

平均地權條例(下稱條例)修正後,加計財政部房地合一稅、央行放款緊縮及最近剛過的房屋稅(俗稱囤房稅)等政策,全臺不動產(含預售屋)市場是一片哀鴻遍野,買賣方均觀望,筆者撰文時,該條例業經修正實施半年有餘,就市場觀察和政府公布資訊,綜整後提出淺見如下。

法律歷期

遺囑未記載的遺產如何分配?

臺灣在2025年正式進入「超高齡社會」,65歲以上人口占總人口比率20%,而臺灣財富的現況則多集中為高齡者所有。另外,隨著財富傳承觀念日漸普及,多數人對於遺囑也不再視為不祥禁忌,因此預立遺囑已成為許多擁有財產,且又為安排財富適當歸屬、避免子女紛爭者,詳加運用的傳承工具。

論建物虛坪之登記問題

內政部近期宣布推動改革現行的不動產登記虛坪制度,期望降低建物公設比、防止公設面積灌水、讓交易單價資訊更為透明化,進而抑制已經回不去的高房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