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旦會計財稅網

稅法歷期

AI系統涉及稅務的數個影響面向──探討稅務身分、稅務管理與市場導向的稅制改革

人工智慧(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系統逐漸滲透至經濟與生活的方方面面,稅務各層面也將受到大幅度衝擊,本文從稅務身分、稅務管理與稅制該如何面對AI系統衝擊勞動市場等三個面向切入,進行概要性的論述。

綠能轉型關鍵時刻──臺灣的下一步

臺灣的再生能源發展雖於近年來取得顯著進展,但仍面臨諸多挑戰與限制。根據台電公司(2024)統計,截至2023年底,臺灣的再生能源裝置容量已達17,956千瓩,其中太陽光電占最大比例,約為12,418千瓩,而風力發電達2,678千瓩,水力發電則維持在2,104千瓩。

自用住宅用地之土地增值稅審核應兼顧實質課稅

土地增值稅乃針對土地所有權人之土地,於移轉時因自然漲價所課徵的稅,分為一般用地稅率及自用住宅用地稅率兩大類,一般用地稅率包含20%、30%及40%,係按照土地漲價總數額採用倍數累進稅率;自用住宅用地稅率則是固定為10%,係基於自用住宅為人民基本生活所必需而課以輕稅,避免增加人民負擔,但也為了防杜浮濫,而規範適用一生一次與一生一屋之限制條件。

商法歷期

歐盟反詐欺局對海關詐欺之調查

由於臺灣特殊的經濟、政治及地緣因素,廠商將受歐盟課徵高額反傾銷稅之貨物不實以臺灣做為產地而進口至歐盟,進而對歐盟海關施以詐欺而逃漏反傾銷稅之情況可謂屢見不鮮。此類行為不僅損害了歐盟境內之產業,亦損害了歐盟之財政收入。

臺商赴中國大陸隱名投資之法律風險與防範──以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釋及風險防範之道為中心

中國大陸在2021年1月1日正式施行《民法典》,最高人民法院在2020年12月29日《民法典》施行前,完成了對591件司法解釋及相關規範性檔的清理修正工作。

經濟歷期

外國企業來臺投資半導體產業補助之法令介紹與評析

臺灣半導體產業的發展,已是世界有目共睹。在電動車、智慧型手機、人工智慧等技術高速發展的近年,臺灣半導體產業各項優勢,例如產業群聚優勢、產業鏈之完備以及研發人力的充足等,均對外國企業產生高度投資吸引力。

先買後付、金融管制與普惠金融

「先買後付」(Buy Now Pay Later, BNPL)服務雖與過去常見之分期借款差異無多,但其使用者、規模於近期卻在臺灣有顯著的成長。在2023年利用過「先買後付」的臺灣使用者數量較前1年相較2022年成長24%;又2023年臺灣「先買後付」市場的商品交易總額可達約17億美元,並於2028年將達到30.93億美元。

法律歷期

論建物虛坪之登記問題

內政部近期宣布推動改革現行的不動產登記虛坪制度,期望降低建物公設比、防止公設面積灌水、讓交易單價資訊更為透明化,進而抑制已經回不去的高房價。

遺囑未記載的遺產如何分配?

臺灣在2025年正式進入「超高齡社會」,65歲以上人口占總人口比率20%,而臺灣財富的現況則多集中為高齡者所有。另外,隨著財富傳承觀念日漸普及,多數人對於遺囑也不再視為不祥禁忌,因此預立遺囑已成為許多擁有財產,且又為安排財富適當歸屬、避免子女紛爭者,詳加運用的傳承工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