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旦會計財稅網
首頁即時公報解讀即時公報解讀IFRS 9與IFRS 17之利息收入與利息費用認列不一致之情形與解決方法

IFRS 9與IFRS 17之利息收入與利息費用認列不一致之情形與解決方法

文章發表: 2024/05/16

IFRS 9以「有效利息法」計算金融資產利息收入,透過內部報酬率攤銷,使殖利率曲線呈水平。IFRS 17要求負債端考慮時間點隱含需曲線概念。實務上討論金融資產利息收入和IFRS 17負債成本存在頭重腳輕現象,初期形成利差益,後期形成利差損。

李照聖

  • 德慎精算股份有限公司IFRS 17導入諮詢顧問

IFRS 9以「有效利息法」計算金融資產利息收入,透過內部報酬率攤銷,使殖利率曲線呈水平。IFRS 17要求負債端考慮時間點隱含需曲線概念。實務上討論金融資產利息收入和IFRS 17負債成本存在頭重腳輕現象,初期形成利差益,後期形成利差損。本文先說明IFRS 17下「其他綜合損益(Other Comprehensive Income, OCI)選擇權」(下稱OCI選擇權)之拆分方式,而後說明資產與負債間何時會存有前述問題以及與OCI選擇權間之關聯,最後說明過渡資源小組(Transition Resource Group, TRG)相關討論以及基於我國精算學會之IFRS 17實務處理準則的解決方法。

壹、OCI選擇權

IFRS 17.B72(a)要求履約現金流量應採用「現時折現率」衡量,因此利率波動將影響負債帳面金額與損益。原則上,該波動應認列於損益當中,然而因為對應的資產可能係採「按攤銷後成本衡量」(Amortized Cost, AC)或「透過其他綜合損益按公允價值衡量」(Fair Value Through Other Comprehensive Income, FVTOCI)衡量,基於會計配比的考量,IFRS 17允許保險公司將利率變動拆分至其他綜合損益。依照IFRS 17.B129,此一選擇係以「組合」(portfolio)層級的會計政策選擇。而之所以規定採「組合」層級的原因在於,IFRS 17制定時,許多利害關係人認為支持保險合約之資產之選擇策略係基於保險合約組合間之差異,因此以「組合」作為選擇的層級。

如【圖一】,保險財務收益與費用(Insurance Finance Income and Expense, IFIE)的分類主要先問第一個問題,該合約是不是變動收費法(Variable Fee Approach, VFA)的合約而且持有標的項目?是的話,則採用當期帳面收益法(Current Book Yield Approach, CBYA);若為一般模型法(General Measurement Model, GMM)合約,或者是沒有持有標的項目的VFA合約,則進一步問第二個問題,即財務風險變動(例如市場利率改變)是否會影響支付給保單持有人的現金流量?若否,則採原始折現率拆分;若是,則需解出一個固定利率(Effective Interest Rate [EIR]或稱為Effective Yield Approach [EYA])或採宣告利率法(Projected Credit Rate Approach, PCRA)。另外可以注意到,IFIE分拆只有提到VFA和GMM,並未提到保費分攤法(Premium Allocation Approach, PAA),原因在於PAA的剩餘保障負債(Liability for Remaining Coverage, LRC)若要計息,也是採用原始認列折現率計息,不必更新折現率,因此對於PAA的LRC而言,無分拆IFIE之必要;針對PAA的已發生理賠負債(Liability for Incurred Claim, LIC)則因為會要更新折現率,因此有分拆IFIE的必要性,該分拆之利率則採用「已發生理賠日」之折現率進行分拆。


【圖一】IFIE分拆概述,固定利率法,預計宣告利率法,原始折現率,當期帳面收益法

一、VFA:當期帳面收益法

VFA下的IFIE應等同於標的資產的公允價值變動。因此,假設標的資產是採FVTPL,資產的評價損益應等於負債的IFIE 。換言之,保險財務結果應為0。當期帳面收益法就是扣著這個精神,亦即倘若標的資產非採「透過損益按公允價值衡量」(Fair Value Through Profit or Loss, FVTPL),而是採用AC或FVTOCI,則資產的損益不會等於資產公允價值變動,當期帳面收益法的目的就是要讓保險財務結果歸0。舉例來講,資產的公允價值報酬假設為100,則負債的IFIE也會等於100。然而若資產因為採AC或FVTOCI,而使得資產損益僅為60,而負債IFIE仍為100。則採用當期帳面收益法即是將負債的IFIE分為兩部分,60進入損益、40則計入OCI。如此,計入損益的保險財務結果等於60-60=0,OCI則為40。

二、GMM之拆分

GMM下拆分的方式跟VFA邏輯不同,而是改以適當折現率計算成本基礎的折現值(稱之為BV_BEL, Book Value Best Estimate Liability)以及現時利率計算的折現值(稱之為MV_BEL, Market Value Best Estimate Liability),BV_BEL與MV_BEL之間的差額為累計其他綜合損益(Accumulated Other Comprehensive Income, AOCI)。繪製如【圖二】。


【圖二】GMM之IFIE拆分,以原始認列折現率折現MGMM:固定利率、PCRA,AOCI餘額,MV_BEL,以現時利率折現

由【圖二】可見,AOCI的餘額是透過現金流量以不同折現率折現而得之BV_BEL與MV_BEL決定,因此若所有保險合約均履約完成,未來現金流量為0時,則無論BV_BEL與MV_BEL均為0,故AOCI應為0。是以IFRS 17.B130(b)指出,GMM下IFIE的分攤將導致認列於其他綜合損益之金額於合約群組存續期間合計為零。

至於應適用何折現率來決定BV_BEL,則需視保險合約群組之現金流量特性以決定,分述如下:

(一) GMM:原始認列折現率

IFRS 17.B131以及B72(e)(i)指出,對於「財務風險有關之假設變動對支付予保單持有人之金額無重大影響之保險合約群組」,應以「對非依任何標的項目報酬而變動之名目現金流量於合約群組之原始認列日決定之折現率」。因此,期末報導時之BV_BEL即為未來現金流量以「原始認列」之「對非依任何標的項目報酬而變動之名目現金流量於合約群組之折現率」折現;而MV_BEL則為未來現金流量以「現時折現率」折現的金額(也就是期末負債金額)。

舉例來說,假設有一保險合約群組需在3年後支付10,000,假設三年度的折現率(遠期利率)為1.1%/1.2%/1.3%,則原 始認列時:=9,648.48在原始認列時,BV_BEL= MV_BEL(原始折現率=現時折現率)。

假設次一年度,折現率曲線平移,亦即現時折現率為1.1%/1.2%,因此次一年度之MV_BEL==9,773,91;而BV_BEL係以原始認列之折現率曲線1.2%/1.3%折現,故BV_BEL==9,754.61。由此可知, 因為折現率曲線下降而導致負債增加了9,773.91-9,754.61=19.3,此部分應計入其他綜合損益。故期末之累計其他綜合損益(AOCI)=BV_BEL-MV_BEL=(19.3)。

(二) MGMM:固定利率法或宣告利率

另一種GMM的拆分方式則是採固定利率法或宣告利率法,上一段採用「原始認列折現率」拆分的合約群組是「財務風險不會重大改變保單持有人現金流量」的群組;而採固定利率法或宣告利率法的保險群組則是相反,為「財務風險重大改變保單持有人現金流量」的群組,實務上常稱這種做法為「修正式一般模型法」(Modified GMM),或者也被稱為「間接參與特性的保險合約」。

這兩者的差異在於,例如當市場利率環境變動時(財務風險變動),一般健康險、意外險、或者固定利率的終身壽險的現金流量並不會有重大改變(亦即市場利率上升跟健康險、意外險或者固定利率終身壽險的出險率)。

反之,例如利變型保單,當市場利率上升時,宣告利率可能會隨之上升。又或者,強制分紅保單,市場利率上升時分給保戶的紅利亦可能隨之增加。這類型的保單就是所謂的「財務風險變動會重大改變保單持有人現金流量」的群組。

依照IFRS 17.B132(a)規定,就與財務風險有關之假設變動對支付予保單持有人之金額有重大影響之保險合約群組,源自未來現金流量之估計值之財務收益或費用之有系統分攤,能以下列方式之一決定:

1.使用一固定利率將剩餘之修改後預期財務收益或費用於合約群組剩餘存續期間分攤;或

2.對使用宣告利率決定應支付予保單持有人之金額之合約:使用以本期及預期於未來期間宣告之金額為基礎之分攤

做法1.即為「固定利率法」(Effective Yield Approach, EYA);做法二則稱為「宣告利率法」(Projected Crediting Rates Approach, PCRA)。

值得一提的是,為何這類型的保單需採用不同方式分拆OCI?原因在於,像是健康險、意外險等這種GMM合約群組,當市場利率改變時,分子的現金流量不會改變,僅有分母的折現率改變,因此可以決定BV_BEL和MV_BEL的差異來決定AOCI;但MGMM的合約群組,市場利率改變時,分子的現金流量和分母的折現率會同時改變,因此在決定BV_BEL時,若分子改變後,仍以原始認列之折現率對現金流量進行折現,則BV_BEL的金額也會隨著現金流量改變而不同,如此會使得一部分財務風險變動的因素被反映在P&L當中......(閱讀全文請參考月旦會計實務研究月旦知識庫

全文刊登於月旦會計實務研究,第75期:申報112年度個人及營利事業所得稅之注意事項  訂閱優惠

 

高點會計專班

審計公報,審計準則公報,台灣VS國際《最新變革》,陳仁易老師,高點高上公職
公職考試,稅法最新修法,不可不知道的《必考重點》,曾繁宇老師,高點高上公職
會計師,審計學,精準解題,陳仁易老師,專技會計師,高點會計專班
會計師,高等會計學,精闢解析,郭庭銨老師,專技會計師,高點會計專班
高普考,112年高普考解題,財政學&經濟學,張政老師,公職考試,高點高上公職

精彩深度文章,盡在月旦會計財稅網

我想深入了解,《月旦會計實務研究》、《月旦財稅實務釋評》

  • 姓名:
  • 手機:
  • Email:
  • 職業:

    會計師事務所

    記帳業

    公司財會人員

    國考考生

    其他:

  • 雜誌:

    月旦會計實務研究

    月旦財稅實務釋評

請輸入驗證碼: 按一下重取驗證碼 (請區分大小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