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會計師事務所查核上市櫃公司案件被報導指控財報不實,而該上市櫃公司管理階層涉嫌掏空公司資產,事件爆發後該上市櫃公司管理階層相繼離開,而公司擬招開股東臨時會全面改選董事來解決目前公司的重大危機,而公司發言人面對此事件也對查核案件之會計師事務所及會計師等人提出告訴,認為會計師事務所及會計師涉嫌財報不實及相關詐欺等問題。
但真的如公司所說的都是會計師事務所及會計師的問題嗎?此問題可以分類為下列會計人的觀點來回答:
一、會計師是查核財務報表並非編製財務報表
上市櫃公司依照證卷交易法第三十七條財務報告須由會計師簽證,而會計師係依照公司管理階層每季、年所編製並提供之財務報告,依照財團法人會計研究發展基金會審計準則委員會訂定之審計準則公報查核是否有重大不實表達,故若發生了財報不實,最主要應負責任的應為編製財務報表的管理階層,若真要究責會計師業務責任,僅能以會計師是否未依照審計準則公報執行審計。
二、公司內部控制有重大缺失,對會計師之責任
而公司內部控制是否有重大缺失,目前可能沒人可得知,畢竟會計師已疫情蔓延無法查核公司內部控制專案審查為由,為提供2019年度內部控制專案審查報告,但報導對於此部分亦提出會計師查核該公司多年應早已發現該公司內部控制是有問題的?這個論點也有很大的問題,內部控制制度訂定亦為公司管理階層依照公司交易型態訂定的,而會計師若未做內部控制專案審查,僅有查核財務報表僅會對與財務報導攸關之內部控制進行瞭解並適時對內控控制進行有效性測試。而且會計師執行內部控制有效性測試僅為時點測試,並不能保證測試過的內部控制就一定會永久有效。而該公司發生舞弊之人員為公司管理階層及治理單位,而內部控制制度就算再有效,管理階層都可能逾越內部控制制度,以此論點將內部控制有重大缺失的責人全部推給會計師可能存有較多疑慮。
三、 會計師查核財務報表為高度但非絕對確信
會計師查核財務報告因其姓名與財務報表發生關聯,故需簽發查核報告並對財務報表是否有重大不實表達表示意見,但並會計師簽發無保留之查核意見就代表公司財務報表一定不會存有重大不實表達,因會計師查核有下列事件無法完全查核公司財務報告,①查核工作依賴專業判斷 ②查核工作以抽查方式實施 ③受查者內部控制受先天限制 ④大部分查核證據僅具說服力而不具結論性,故無法在公司出現問題時,將全部責任都推給會計師事務所或是會計師。
綜合上述,會計師事務所及簽證該公司之會計師確實可能未依照一般公認審計準則執行審計工作而有過失,但並非全部責任都應是會計師承擔,因為財務報表編製或內部控制制度訂定係為公司管理階層之責任,而此案件目前已經進入司法程序,但從會計人的角度來看整個事情的走向,可能會以公司管理階層與會計師事務所及會計師以共有過失的結果依照比例賠償。但整起事件也在提醒著執業會計師審計風險的存在及若發生審計失敗的後果會如此重大。